[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控制河道底泥二次污染的固定化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26930.0 | 申请日: | 200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690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繁忠;徐文新;盛彦清;傅家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伟健 |
地址: |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河道底泥二次污染的固定化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分别制备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和芽孢杆菌发酵培养液,以及在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制备固定化复合菌剂。本发明的固定化复合菌剂投入污染河道后,不易流失,不仅发挥微生物菌剂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还可发挥沸石粉对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作用,达到减少底泥对上覆水体污染的目的。试验表明,使用本发明中开发的固定化复合菌剂,可使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释放明显下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河道 二次污染 固定 复合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控制河道底泥二次污染的固定化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1)分别制备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和芽孢杆菌发酵培养液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的制备:选用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pseudomonas palustris)菌种,将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缺氧条件下光照度1000~3000lx光照培养,温度25~352,培养时间48~72小时,获得种子培养液;再按质量分数5%~15%的接种量接入液体培养基放大培养,在缺氧条件下光照度1000~3000lx光照培养,温度25~35℃,培养时间72~96小时,获得含菌量10×108~20×108个/毫升的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所述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分数计为:氯化铵NH4Cl 0.10%~0.12%,磷酸氢二钾K2HPO4 0.02%~0.03%,醋酸钠CH3COONa 0.40%~0.50%,硫酸镁MgSO4·7H2O0.05%~0.07%,氯化钠NaCl 0.40%~0.50%,氯化钙CaCl2 0.02%~0.04%,酵母膏0.02%~0.04%,水98.7%~98.99%;芽孢杆菌发酵培养液的制备: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菌种,将菌种接入经灭菌的种子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中进行好氧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24~48小时,获得种子培养液;按质量分数5%~15%的接种量接入经灭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好氧培养,温度30~35℃,培养时间24~48小时,获得含菌量10×108~20×108个/毫升的芽孢杆菌发酵培养液;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分数计为:酵母膏0.10%~0.12%,葡萄糖1.0%~1.5%,柠檬酸钠0.05%~0.06%,硫酸亚铁FeSO4·7H2O 0.01%~0.02%,硫酸锰MnSO4·H2O 0.05%~0.06%,氯化钙CaCl2·2H2O0.01%~0.02%,水98.22%~98.78%;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分数计为:酵母膏0.10%~0.12%,糖蜜2.0%~2.5%,柠檬酸钠0.05%~0.06%,硫酸亚铁FeSO4·7H2O 0.01%~0.02%,硫酸锰MnSO4·H2O 0.05%~0.06%,氯化钙CaCl2·2H2O 0.01%~0.02%,水97.22%~97.78%;(2)制备固定化复合菌剂:按质量分数2%~3%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质量分数2%~3%芽孢杆菌发酵培养液的接种量,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并拌匀,铺开,厚度为5~10厘米,在光照度200~1000lx下光照培养120~144小时,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25~35℃,培养结束后,在60~70℃条件下烘干,并粉碎,获得总含菌量5×108~10×108个/克的复合菌剂;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分数计为:麸皮粉17%~19%,硫酸铵0.5%~1.0%,过磷酸钙0.5%~1.0%;黄腐酸钾0.5%~1.0%,碳酸钙0.5%~1.0%,沸石粉37%~39%,水38%~4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69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