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灯及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30619.3 | 申请日: | 2004-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534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4-10-06 |
发明(设计)人: | 泉昌裕;畠山圭司;中岛康雄;依藤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40 | 分类号: | H01J61/40;H01J61/35;H01J6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灯,在形成保护膜及荧光体层之后进行玻璃电子管的弯曲加工时,不易产生保护膜的剥离和龟裂。该荧光灯包括由利用弯曲加工形成非直管状的玻璃电子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以平均粒子直径1μm以上的具有高反射特性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为主要成分,并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弯曲加工前形成于其内面的保护膜、按3.0~5.0%质量添加融点在900℃以下的粘着剂,并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弯曲加工前形成于保护膜的表面侧的荧光体层、为了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部产生放电而配设的一对电极、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部所封入的放电媒质。在构成保护膜2的平均粒子直径1μm以上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中,按在保护膜2中的一定量百分比添加融点在900℃以下的粘着剂,所以可不使光输出下降而提高保护膜2的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照明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萤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利用弯曲加工形成非直管状的玻璃电子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以平均粒子直径1μm以上的具有高反射特性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为主要成分,并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弯曲加工前形成于透光性放电容器内面的保护膜;按3.0~5.0%质量添加融点在900℃以下的粘着剂,并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弯曲加工前形成于保护膜的表面侧的萤光体层;为了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部产生放电而配设的一对电极;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部所封入的放电媒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3061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汞灯、灯组件和图像显示设备
- 下一篇:光记录盘的制造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