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筒式吸附器结构的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39514.4 | 申请日: | 200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557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4-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书;张德鑫;乐恺;赵治;崔红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中强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套筒式吸附器结构的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属于空气分离领域,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本发明由空气压缩机、过滤器、装有沸石分子筛的吸附器、电磁阀门、冷却盘管、三通阀、稳压罐以及流量调节计等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制氧装置的吸附器的内部采用了套筒式的结构,使得结构紧凑,减少了流动过程中壁面效应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分子筛,节省分子筛的用量,降低吸附器的高度,减小压缩机的功率,减轻了整机的重量。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轻便简单,经济性能优良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筒 吸附 结构 变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套筒式吸附器结构的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由过滤器(1)、压缩机(2)、冷却器(3)、电磁阀(4)、吸附器(5)、(6),三通阀(7)、稳压罐(8)、流量调节计(9)等元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中的吸附器采用了套管式的结构,包括干燥剂10、吸附器外筒11、内筒12、分子筛13;空气经过滤器(1)过滤后,进入压缩机(2),高压气体在冷却器(3)中冷却,通过电磁阀(4)的切换,进入吸附器(5)内外两筒之间;空气先通过吸附器上端的空间完成气流的均匀一致的过程,然后向下流动,经干燥剂(10)去除水份后,进入吸附器外筒(11)和内筒(12)夹层之间的分子筛(13)中进行吸附分离过程;空气中的部分氮气被吸附在分子筛(13)中,气流通过吸附器内筒(12)底部的通气孔进入内筒(12),气流继续向上流动,在内筒的分子筛(13)中进一步完成吸附分离过程,最后得到浓度93%以上氧气。产品气通过三通阀(7)的分离,将一部分作为反吹气体吹扫处于解吸状态的另一个吸附器(6),另一部分经过稳压罐(8)稳压后,通过流量调节器流出供用户需要;在吸附器(5)内的分子筛达到吸附饱和最大值之前,通过电磁阀(4)的切换,将空气送入吸附器(6)中进行相同过程的吸附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3951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