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质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40355.X | 申请日: | 2004-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60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4-06 |
发明(设计)人: | 石雁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雁羽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20;A61K9/48;A61P7/02;A61P9/10;A61P9/02;A61P11/00;A61P13/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的高质量银杏叶提取物及制作工艺,a.银杏叶提取物组份,银杏叶提取物组份为31-40%黄酮甙,11-15%内酯;b.制作工艺,银杏叶以60%丙酮动态提取,减压浓缩,水沉,离心,上柱,离子交换柱采用混合树脂,通过混合树脂能有效的将黄酮的内酯两种成分分别洗脱,分别收集,再用化学方法对黄酮和内酯进行分别精制,使黄酮甙含量达到40-50%,内酯含量达到50-65%,按百分比含量将黄酮和内进行调配,使终产品的黄酮甙、内酯含量稳定的控制在31-40%/1 1-15%的质量标准上;工艺流程:提取→浓缩→离心→离子交换柱分离→浓缩→干燥→装袋→成品;c.溶媒。其疗效提高,降低了成本,使用方便,为患者提供了福音。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银杏叶 提取物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高质量银杏叶提取物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a、银杏叶提取物组份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份主要有黄酮甙和内酯两大类,银杏黄酮甙主要有槲皮素甙、山柰酚甙及异鼠李素;其内酯主要有A、B、C和白果内酯,具有二萜倍半萜结构。银杏叶提取物组份为31-40%黄酮甙,11-15%内酯;b、制作工艺银杏叶以60%丙酮动态提取,减压浓缩,水沉,离心,上柱,离子交换柱采用混合树脂,通过混合树脂能有效的将黄酮和内酯两种成份分别洗脱,分别收集,再用化学方法对黄酮和内酯进行分别精制,使黄酮甙含量达到40-50%,内酯含量达到50-65%,按百分比含量将黄酮和内酯进行调配,使终产品的黄酮甙、内酯含量稳定的控制在31-40%/11-15%的质量标准上;工艺流程:提取→浓缩→离心→离子交换柱分离→浓缩→干燥→装袋→成品;制作步骤:银杏干叶,丙酮,动态提取两次,收集提取液,真空浓缩,水沉,静置过液;上清液于每分一万转的高速离心机中离心;水沉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粗内酯;离心液过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由大孔树脂,与骤酰胺树脂混装,装柱前两种树脂充分混合均匀,混均后用碱液处理,离心液上柱达饱和后,先用少量工艺水洗去部份杂质,再用乙酸乙酯洗脱内酯,与沉淀物中萃出的粗内酯合并;然后用丙酮洗脱黄酮甙;将洗脱液干燥,待处理;粗黄酮甙和粗内酯分别再用有机溶剂各精制一次,得黄酮甙干粉40%~50%,内酯干粉50%~65%。按31-40%/11-15%的百分比要求,将>40%的黄酮甙干粉和>50%的内酯干粉各按百分比要求加入适当的量,充分混均,配成31-40%/11-15%之标准规格的银杏干粉。用市售银杏叶粗提物,银杏黄酮含量≤24%/内酯≤6%,用有机溶剂溶解,离心液过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由大孔树脂,与骤酰胺树脂混装,装柱前两种树脂混合均匀,混均后用碱液处理,离心液上柱达饱和后,先用少量工艺水洗去部份杂质,再用乙酸乙酯洗脱内酯,与沉淀物中萃出的粗内酯合并;然后用丙酮洗脱黄酮甙;将洗脱液干燥,待处理;粗黄酮甙和粗内酯分别再用有机溶剂各精制一次,得黄酮甙干粉40%~50%,内酯干粉50%~65%。按31-40%/11-15%的百分比要求,将>40%的黄酮甙干粉和>50%的内酯干粉各按百分比要求加入适当的量,充分混均,配成31-40%/11-15%之标准规格的银杏干粉。C、溶媒在制作工艺中,提取、分离步骤中所用的溶剂可以是丙酮、甲醇、乙醇、乙酸、乙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雁羽,未经石雁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4035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环-缸套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双渐开线刮齿刀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