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防备急刹车故障的中间制动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40817.8 | 申请日: | 2004-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61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5-11 |
发明(设计)人: | 梁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裕新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2400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的中间制动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应用装置,在差速器正面的动力输入端增设一个可与左制动点(A)和右制动点(C)同步制动并能够在先产生制动力的中间制动点(B)其在先产生制动力的特性是在A、B、C三制动点同步操纵条件下采用提前式电源开关(28)使中间制动点(B)的制动起效时间提前或采用滞后阀(36)使左制动点(A)和右制动点(C)的制动起效时间滞后等技术要素实现的,中间制动点(B)在车辆急刹车程序中在先产生的制动力给车辆形成四种保护功能:(一)在急刹车时可以自动提供可靠的机械防偏性能;(二)在急刹车时可以增加左右驱动轮的制动力;(三)必要时可以提供补充制动力;(四)在车辆制动失效时可以提供应急制动力。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防备 急刹车 故障 中间 制动 及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机动车中间制动的组成方法。一组差速器装置在一辆机动车的驱动桥壳体内,差速器正面是动力输入端,通过与传动轴、变速箱连接而获得发动机的动力,差速器左、右二侧面是动力输出端,通过套接着的左、右二半轴而将动力传输给左、右二驱动轮,在左驱动轮上装置有左制动点,在右驱动轮上装置有右制动点,其特征在于:在差速器总成壳体(9)正面的动力输入端设置一个可与左制动点(A)和右制动点(C)同步操纵并在同步操纵的前提下比左制动点(A)和右制动点(C)在先产生制动力的中间制动点(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裕新,未经梁裕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4081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速率周期流技术的网络紧链路定位方法
- 下一篇: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