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绵检测废水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47130.7 | 申请日: | 200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63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光明;刘红玉;鲁双庆;袁兴中;张惠英;汤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8;C12Q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82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水绵检测废水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方法,利用淡水绿藻水绵(Spirogyra sp.)细胞结构形态为目标物,检测水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标准样品倍比稀释,配成系列呈浓度梯度稀释样,加入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水绵,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结构的改变,找出使水绵细胞结构发生改变的临界浓度;将待测样品水溶液倍比稀释,加入少量水绵,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受伤情况,求出水绵不受伤害待测液最高稀释倍数;由:表面活性剂浓度=临界浓度×最高稀释倍数即得样品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本发明具有不需特殊仪器及试剂、无二次污染、材料易得、灵敏度高,经济、快速、实用等特点,在一般环境生物学实验室都可完成。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检测 废水 中非 离子 表面活性剂 浓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水绵检测废水中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淡水绿藻——水绵(Spirogyra sp.)的细胞结构形态为目标物,检测水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标准样品进行倍比稀释,配制成一系列呈浓度梯度的稀释样,加入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水绵,处理15~240分钟,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结构的改变,找出使水绵细胞结构发生改变的临界浓度;将待测样品的水溶液经倍比稀释后,加入少量水绵,处理15~240分钟,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受伤情况,求出水绵不受伤害的待测液的最高稀释倍数;由下列公式即可得出样品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临界浓度×最高稀释倍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4713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短路电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优种板栗组培快速繁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