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杂态导电性聚苯胺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61063.4 | 申请日: | 2004-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63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重辉;汪水平;何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延瑾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化学氧化法合成掺杂态导电性聚苯胺的技术关键是残余氧化剂及其分解物和聚苯胺的分离。本发明使用过氧化钨酸作为均相触媒及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水系或水相/有机相2相体系中直接制备掺杂态导电性聚苯胺。反应终了后,使用碘化物作为残余过氧化氢的分解触媒,再用共沸蒸馏法除去反应系统的水及低分子物质,得到高收率精制掺杂态导电性聚苯胺。应用本发明,可使大规模工业化制造的经济性,安全性及环境调和性得到协调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导电性 苯胺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掺杂态导电性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过氧化钨酸作为均相触媒及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水系或水相/有机相2相体系中直接制备掺杂态导电性聚苯胺;聚苯胺生成反应终了后,使用碘、碘酸及碘化钾等碘化物作为过氧化氢的分解触媒,除去反应系统中的残余过氧化氢;反应系统中的残余过氧化氢分解后,用水/有机溶媒共沸蒸馏法除去反应系统中水份及低分子物质,其中,苯胺与过氧化钨酸比率一般为1.0(mol)∶1.5(mmol)~5.0(mmol),反应温度为5~40℃,反应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体系转为墨绿色或黑色时,可视反应接近终了,反应系统中残余过氧化氢分解用触媒的使用量为苯胺使用量的0.05~0.1%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610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图像灰度变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无气喷涂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