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克隆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61085.0 | 申请日: | 2004-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62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6-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新;周莉;马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866;C12N15/70;C12N15/85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齐旭 |
地址: | 43006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通量克隆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它是利用特定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杆状病毒载体与T4DNA聚合酶消化特殊设计的引物扩增的PCR片段连接,然后转染昆虫细胞系,从而得到成熟的杆状病毒。本发明可与目前的所有基于PCR建库的方法相容,能够做到零背景、高通量定向克隆,且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实验周期短、成本低、特别适合大规模的表达真核生物来源的cDNA,以及构建真核生物的cDNA文库,是一个非常有效地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克隆 构建 重组 杆状病毒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通量克隆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主要包括一个已有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和经PCR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已有的杆状病毒载体系统进行电转化大肠杆菌筛选得到可自主复制的杆状病毒载体,在该载体上引入了两个唯一的特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序列和荧光蛋白基因表达单元,在扩增目的基因的一对PCR引物的5′端分别引进3-4个特定的碱基,在dGTP,或者dATP,或者dCTP,或者dTTP存在条件下,扩增产物经T4DNA聚合酶消化后产生的粘性末端与载体的双酶切得到的粘性末端匹配,从而可以与在经Bsu 36 I双酶切的载体连接,连接物可直接转染昆虫细胞系,得到重组杆状病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610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