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主体协作的分布式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65667.6 | 申请日: | 200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614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5-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慎芳;赵霞;张亮;赖小松;吴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振龙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多主体协作的分布式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属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该系统将传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所有的功能组成模块都转换成能作用于自身和环境,并可与其他智能主体通信的智能主体,这些主体包括传感主体、信号处理主体、评估主体、融合主体、管理主体及用户接口主体6大类;这些主体通过一个两层的结构体系实现分布式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中央管理融合层和局部监测网络层,分布式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这些主体之间的协作实现结构应力、应变、损伤、载荷的监测和结构状态的评估。该系统将原来由中央处理器实现的串行处理、集中决策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变为一种并行的分布式系统,将大大提高系统功能、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提高运行速度、减少引线、降低功耗及信息传输量,有效实现对大型工程结构中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主体 协作 分布式 结构 健康 监测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主体协作的分布式并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的中央管理融合层和第二层的局部监测网络层,所述的第一层的中央管理融合层包括用户接口主体与中央管理主体双向连接。第二层的局部监测网络层的1到20个局部监测网络分别与中央管理主体和中央融合主体的输入双向连接,中央融合主体的输出连于用户接口主体;所述第二层的局部监测网络层的每个局部监测网络包括与监测对象相连的4到10个传感主体的输出各自分别连于2到3种不同的信号处理主体的输入端,各信号处理主体的输出端分别连于2到3种结构状态评估主体的输入端,各结构状态评估主体的输出分别双向连于与局部融合主体相连的系统数据库及双向连于该网络的局部融合主体,局部融合主体还与局部监测网络的输出相连,局部管理主体分别与每个传感主体,局部融合主体及局部监测网络双向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656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