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霉素发酵过程变量的神经网络逆软测量方法及软仪表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66003.1 | 申请日: | 200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66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8-31 |
发明(设计)人: | 戴先中;马旭东;丁煜函;王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P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红霉素发酵过程变量的神经网络逆软测量方法及软仪表构造方法是一种用于解决红霉素发酵过程中难以用传感器在线实时测量的关键变量的在线估计问题的方法。神经网络逆软测量方法依据红霉素发酵过程(1)的模型建立内含传感器(11)的模型,并依据求反函数方法建立内含传感器逆(3)的模型,然后采用静态人工神经网络(41)加微分器并通过对静态人工神经网络的调练确定各权系数构造神经网络逆(4),实现该内含传感器逆,最后将神经网络逆串接在红霉素发酵过程之后,实现对菌丝浓度x1、总糖浓度x2、化学效价x3的在线软测量。神经网络逆的具体实现就是所要构造的神经网络逆软仪表,采用单片机实现。 | ||
搜索关键词: | 红霉素 发酵 过程 变量 神经网络 测量方法 仪表 构造 | ||
【主权项】:
1、一种红霉素发酵过程变量的神经网络逆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据红霉素发酵过程(1)的模型,选择确定红霉素发酵过程(1)的流加输入量、可测输出量和离线分析量;然后再选择确定红霉素发酵过程(1)的内含传感器(11)的主输入量、辅输入量和输出量,并建立内含传感器(11)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求反函数方法建立内含传感器逆(3)的模型,确定内含传感器逆(3)的主输入量、辅输入量和输出量:然后采用静态人工神经网络(41)加8个微分器(421~428)并通过对静态人工神经网络(41)的训练确定各权系数构造神经网络逆(4),来实现该内含传感器逆(3);最后将神经网络逆(4)串接在红霉素发酵过程(1)之后,实现对菌丝浓度x1、总糖浓度x2、化学效价x3的在线软测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6600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