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式承马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66303.X | 申请日: | 2004-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58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南洲;周伏;丁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电大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1/00 | 分类号: | B66C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索起重机中使用的自行式承马。机架从上至下分别装有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主索压轮、链轮装置、牵引绳压轮、张紧链轮、摩擦轮、起升绳防跳轮、起升绳托轮和连杆机构总成等组合而成。工作时随着缆索起重机的起重小车前进(或后退),将小车与主索支承点间的距离分成几个等分,承马上的摩擦轮和托轮,分别支承着小车牵引绳和起升绳。主索上支撑着行走轮。各承马依其与小车间的距离,以不同的工作速度运行,使承马间的距离保持均匀。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各承马的间距差影响吊钩放下时,缆索起重机小车可向一端运动,使小车撞击承马上的连杆,打开离合器,摩擦轮和行走轮可各自转动,并最终使各承马挤到一起,全部复位回零。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式承马 | ||
【主权项】:
1、一种自行式承马,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3)内,从上至下分别装有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主索压轮总成(2),链轮装置总成(3),牵引绳压轮总成(4),张紧链轮总成(5),摩擦轮总成(6),起升绳防跳轮总成(7),起升绳托轮总成(8),连杆机构总成(9);其中:1)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它包括行走轮(1.1),摩擦离合器(1.2),压盘(1.3),螺母丝杆副(1.4),大齿轮(1.5),第一轴(1.7),弹簧(1.8);第一轴(1.7)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架(13)两侧,第一轴(1.7)上从右而左依次装有第一链轮(1.6),大齿轮(1.5),大齿轮(1.5)左侧直接与行走轮(1.1)通过螺栓连接,行走轮(1.1)左侧孔内装有摩擦离合器(1.2),与压盘(1.3)固接,该摩擦离合器(1.2)为常闭式离合器,由螺母丝杆副(1.4)控制离合器的开启或闭合,大齿轮(1.5)与摩擦离合器(1.2)之间装有弹簧(1.8),由弹簧(1.8)来确定摩擦离合器(1.2)接合的摩擦力;2)主索压轮总成(2):包括两组压轮(2.1),小齿轮(2.2),弹簧(2.3),第二轴(2.4);第二轴(2.4)两端装有主索压轮框架、弹簧(2.3)螺杆和螺母,在框架上装有两组压轮(2.1),两组压轮(2.1)端面分别装有小齿轮(2.2),小齿轮(2.2)与压轮(2.1)通过螺栓固定,两个小齿轮(2.2)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的大齿轮(1.5)啮合,以实现压轮(2.1)上的线速度与行走轮(1.1)的线速度相同,既在主索(10)上纯滚动;3)链轮装置总成(3):包括第一链轮(3.1),第二链轮(3.2),第三轴(3.3);第三轴(3.3)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架(13)两侧,第三轴(3.3)上装有第一链轮(3.1)和第二链轮(3.2),两个链轮与第三轴(3.3)通过键连接;第二链轮(3.2)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中的第一链轮(1.6)通过链条连接;第一链轮(3.1)与摩擦轮总成(6)中的链轮(6.3)通过链条连接,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4)牵引绳压轮总成(4):包括两组压轮(4.1),弹簧(4.2),杠杆(4.3),两对臂架(4.4),两根压轮轴(4.5),第四轴(4.6),铰轴(4.7);第四轴(4.6)固定在机架(13)上,在第四轴(4.6)装有两对臂架(4.4),两对臂架(4.4)上分别装有压轮轴(4.5)、压轮(4.1)、铰轴(4.7),铰轴(4.7)两端分别装有杠杆(4.3),杠杆(4.3)上面装有弹簧(4.2)和螺母;5)张紧链轮总成(5):包括调节螺杆(5.1),连杆(5.2),小链轮(5.3),销轴(5.4),拐臂(5.5);张紧链轮总成(5)被固定在机架(13)上,调节螺杆(5.1)穿过机架(13)上的孔,由螺母固定并可上下调节;连杆(5.2)通过销轴与调节螺杆(5.1)连接,并与拐臂(5.5)连接,拐臂(5.5)装有小链轮(5.3)和销轴(5.4);该承马上装有两套张紧链轮总成(5),一套张紧链轮总成(5)装在链轮总成(4)的第一链轮(3.1)与摩擦轮总成(6)中的链轮(6.3)之间,张紧链轮总成(5)另一套装在链轮总成(4)的第二链轮(3.2)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中的第一链轮(1.6)之间;6)摩擦轮总成(6):包括,摩擦轮支架(6.2),链轮(6.3),第五轴(6.4);第五轴(6.4)两端装有轴承,并固定在机架(13)上,第五轴(6.4)上从左到右装有链轮(6.3)和摩擦轮支架(6.2),摩擦轮支架(6.2)与摩擦轮(6.1)通过螺栓固定;摩擦轮总成(6)中的链轮(6.3)与链轮总成(4)的第一链轮(3.1)通过链条连接,摩擦轮(6.1)与牵引索接合;7)起升绳防跳轮总成(7):包括钢套(7.1),尼龙轮(7.2),止轴扳(7.3),第六轴(7.4);起升绳防跳轮(7)通过第六轴(7.4)和止轴扳(7.3)固定在机架(13)上,第六轴(7.4)上装有钢套(7.1)和尼龙轮(7.2);8)起升绳托轮总成(8):包括尼龙滑轮(8.1),止轴扳(8.2),第七轴(8.3)、第一轴套(8.4),第二轴套I(8.5),轴承(8.6);起升绳托轮总成(8)通过第七轴(8.3)和止轴扳(8.2)固定在机架(13)上,第七轴(8.3)上装有第一轴套(8.4)、第二轴套(8.5)、轴承(8.6),轴承(8.6)外圈装有尼龙滑轮(8.1);9)连杆机构总成(9):包括撞杆(9.1),导向套(9.2),铰座(9.3),连杆臂(9.4),连杆(9.5),复位弹簧(9.6),调节螺杆(9.7),支座(9.8);连杆机构(9)通过铰座(9.3)而固定在主索压轮(2)的框架上,撞杆(9.1)与连杆臂(9.4)经销轴连接,连杆臂(9.4)与连杆(9.5)连接,连杆(9.5)同螺母丝杆副(1.4)连接,螺母丝杆副(1.4)又同复位弹簧(9.6)、调节螺杆(9.7)连接,调节螺杆(9.7)与支座(9.8)用两个螺母固定和调整;连杆机构总成(9)中的导向套(9.2)、铰座(9.3)、支座(9.8)安装在主索压轮(2)的框架上,连杆(9.5)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中的螺母丝杆副(1.4)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电大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电大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6630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PVC管上着色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获得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