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密码的防伪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81337.6 | 申请日: | 200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61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河;杨源;覃晓春;王小矿;孙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矿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G06F17/6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4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口令的防伪技术,由通过通讯网络相互连接的客户端、企业应用系统和认证系统构建防伪系统,企业通过应用系统为产品和产品经销商确定个性标识并配备产生认证标识的装置,经销商或消费者通过包括网络、电话、传真、多媒体终端或手机短信在内的通讯手段,将个性标识和由上述装置生成的认证标识提交认证系统进行认证,以识别产品或经销商的真伪。采用动态密码作为产品及其经销商的认证标识,使一个产品可以有无数个密码,既实现了可以多次认证,又不能复制密码,一码多印,可以有效地避免大批量造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密码 防伪 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由通过通讯网络相互连接的客户端、系统端构建防伪系统,系统端包括企业应用系统、认证系统、数据库,该三个部分是通过通讯网络相连接的不同服务器,或是一台服务器上的不同功能模块;客户端包括经销商、消费者、动态密码生成装置;应用系统处理产品、经销商、消费者的个性信息注册、传输和管理,这些信息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经销商或消费者通过包括网络、电话、传真、多媒体终端或手机短信在内的通讯手段,将动态密码认证标识提交认证系统进行认证,认证系统存储有与动态密码生成装置对应的个性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和与动态密码生成装置同样的算法、密钥以及同步数据计算出一个验证密码,通过检验这个验证密码与被识别的动态密码的匹配性,确定对象的身份和是否获得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以识别产品或经销商的真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矿,未经王小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813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夜宁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固体制剂
- 下一篇:电气机械设备清洗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