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单助力后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32636.6 | 申请日: | 200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6755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5-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勇 |
主分类号: | B62K21/04 | 分类号: | B62K2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强 |
地址: | 40008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摩托车单助力后减震器涉及摩托车装配的后减震器。传统后减震器采用缓冲胶垫限制减震器行程,只有外弹簧承受负荷,这样减震器要舒适则承受负荷较小,减震器要承受较大负荷则不舒适,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既有舒适型又能承受负荷较大的摩托车单助力后减震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接头2底端面装置有助力器5,助力器5内装有小弹簧6,连杆7一端与上接头2相连,连杆7的另一端装在阻尼器11内,助力推杆8装在阻尼器11口端。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助力 减震器 | ||
【主权项】:
1、一种摩托车单助力后减震器,包括有上接头(2)上端有上导管组件(1)、下端有上弹簧座(3),下弹簧座(3)内装置有外弹簧(4)一端,外弹簧(4)另一端装置在下弹簧座(9)内,下弹簧座(9)的下端面装置有调节器(10)、内圆装置有阻尼器(11),阻尼器(11)上端装有助力推杆(8)、下端有下导管组件(12),其特征是上接头(2)底端面装置有助力器(5),助力器(5)内装有小弹簧(6),连杆(7)一端与上接头(2)相连,连杆(7)的另一端装在阻尼器(11)内,助力推杆(8)装在阻尼器(11)口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勇,未经李耀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3263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车头碗组的迫紧结构
- 下一篇:电场式聚合物挤出机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