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光自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63489.9 | 申请日: | 200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737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5-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清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庆吉 |
地址: | 161520黑龙江省依***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灯光自动控制装置。其特点是:集成电路块(IC1)的2脚接在D1的负极,电阻(R12)接在IC1的2脚与3脚间,电阻(R13)的一端接在电阻(R9)与电阻(R10)分压点上、另一端接至晶体管(VT6)的基极,晶体管(VT4)的集电极接在晶体管(VT5)的基极上,晶体管(VT4)的发射极接在地端,晶体管(VT5)的发射极接在地端,晶体管(VT6)的发射极接至地端,继电器(JK1)接在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与晶体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K2)接至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与晶体管(VT6)的集电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节能节电、自动控制、省时省力。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光 自动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灯光自动控制装置,它包含控制面板(1)、晶体管(VT)、二极管(D)、电阻(R)、电容器(C)、电子闹钟(A1)、电子闹钟显示屏(A2)、灵敏度调节旋钮(PR1)、钟控220V输出端(O1)、光控220V输出端(O2)、电子闹钟功能键(K3K4K5)、电源变压器IC1(I1)、光控20V输入端(I2)、光敏电阻Rcds接线端(I3、I4)、220V交流电源输入端(15、I6)、光敏电阻(Rcds)、灵敏度调节旋钮(PR1)、继电器(JK)、常开触点(K1)、常开触点(K2)、整流桥块(IC4)、集成电路块(IC),其特征在于:变压器B1的初级接220V交流电、B1的次级接至集成电路块(IC4)的1脚、2脚、集成电路块(IC4)的4脚接至集成电路块(IC2)的1脚,集成电路块(IC4)的3脚接至地端,电容器(C3)跨接在集成电路块(IC4)的4脚与集成电路块(IC4)的3脚之间,集成电路块(IC2)的2脚接至地端,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接至IC3的1脚,电容器(C4)接在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与地端之间,集成电路块(IC3)的2脚接至地端,集成电路块(IC3)的3脚接至电子闹钟(A1)的2脚,电容器(C5)接至集成电路块(IC3)的3脚与地端之间,电子闹钟(A1)的1脚接至二极管(D1)的正极,电子闹钟(A1)的3脚接至地端光敏电阻(Rcds)与灵敏度调节旋钮(PR1)串接至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与地端之间,电阻(R1)的一端接在光敏电阻(Rcds)与灵敏度调节旋钮(PR1)之间,电阻(R1)的另一端接至晶体管(VT1)的基极、电阻(R12)的一端接在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上,另一端接至晶体管(VT1)的集电极上,电阻(R3)的一端接在晶体管(VT1)的发射极上,另一端接在地端,电阻(R4)、电容器(C1)并联后接至晶体管(VT1)的集电极与晶体管(VT2)的基极之间,电阻(R5)接在晶体管(VT2)的基极与地端之间,电阻(R6)接至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与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之间,晶体管(VT2)的发射极与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7)接在晶体管(VT2)的集电极与晶体管(VT3)的基极之间,电容器(C2)与电阻(R8)并联后接在晶体管(VT3)的基极与地端之间,晶体管(VT3)的集电极接至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电阻(R9)与电阻(R10)串联后接在晶体管(VT3)的发射极与地端之间,电阻(R11)的一端接在电阻(R9)与电阻(R10)分压点上,另一端接至晶体管(VT5)的基极、集成电路块(IC1)的脚接在电阻(R9)与电阻(R10)之间分压点上,集成电路块(IC1)的3脚接在晶体管(VT4)的基极上,集成电路块(IC1)的2脚接在D1的负极,电阻(R12)接在IC1的2脚与3脚间,电阻(R13)的一端接在电阻(R9)与电阻(R10)分压点上、另一端接至晶体管(VT6)的基极,晶体管(VT4)的集电极接在晶体管(VT5)的基极上,晶体管(VT4)的发射极接在地端,晶体管(VT5)的发射极接在地端,晶体管(VT6)的发射极接至地端,继电器(JK1)接在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与晶体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K2)接至集成电路块(IC2)的3脚与晶体管(VT6)的集电极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清,未经陈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6348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