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线型冷电弧杀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64826.6 | 申请日: | 200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7284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5-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来;杨志超;阮志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14 | 分类号: | A61L2/1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流线型冷电弧杀菌装置,提供一种既能有效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而且操作简单,不产生污染的流线型冷电弧杀菌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气源装置、液源装置、针对气体的等离子体激发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液源装置、等离子体激发装置和气源装置,等离子体激发装置是一种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发生装置,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由绝缘介质、电极和流线型装置组成,绝缘介质在电极之间,流线型装置在绝缘介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可有效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使被处理液体可以直接利用,货架寿命长,处理过程又极其简单,几乎不产热,可有效保护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各种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 | ||
搜索关键词: | 流线型 电弧 杀菌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流线型冷电弧杀菌装置,它包括气源装置(6)、液源装置(1)、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高压电源装置(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液源装置(1)、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和气源装置(6),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由绝缘介质(37)、电极(32)和流线型装置(34)组成,绝缘介质(37)在电极(32)之间,流线型装置(34)在绝缘介质(37)之间,高压电源装置(4)通过导线与等离子体激发装置(3)串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6482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