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线激励的隐身等离子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79921.3 | 申请日: | 200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786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如山;钱志华;王道祥;杨阳;何小祥;杨宏伟;刘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46 | 分类号: | H05H1/46;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骏鸣 |
地址: | 21009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线激励的隐身等离子天线,它主要由玻璃管1和微带3、同轴线6组成,玻璃管1紧密固定在微带3的基片4上,同轴线6通过接头10与微带3底部的接地板5相接,同轴线6的一端有探针,探针穿过微带3的中心孔,从玻璃管1的底部插入玻璃管1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线实现对玻璃管内惰性气体的激励,大大简化了天线的整体结构,保持了较好的隐身效果,同时还降低了设计成本。如用等离子天线制作天线阵,电动地关闭或接通天线阵列中的部分天线单元,可以重新配置天线阵列,并减小天线单元间的耦合效应,可广泛适用于频率为3~300MHz的高频和甚高频信号发射。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线 激励 隐身 等离子 天线 | ||
【主权项】:
1、一种同轴线激励的隐身等离子天线,它包括一个密封的玻璃管[1]和激励装置,玻璃管[1]内装有惰性气体[2],其特征是:该天线采用同轴线[6]作为玻璃管内惰性气体[2]的激励装置,同轴线[6]的内导体[7]由其一端延伸形成探针;在玻璃管[1]和同轴线[6]之间设有由基片[4]和位于其底部的接地板[5]构成的微带[3];玻璃管[1]的底部正中间预留有与探针相匹配的圆孔[11],玻璃管[1]紧密固定在微带[3]的基片[4]上,同轴线[6]通过接头[10]与微带[3]底部的接地板[5]相接,探针穿过微带[3]的中心孔,从玻璃管[1]的底部孔[11]中插入玻璃管[1]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799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