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有粘结预应力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84178.0 | 申请日: | 2004-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739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09 |
发明(设计)人: | 仝为民;王丰;王建奎;李亚文;张然;王棣彬;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C5/08 | 分类号: | E04C5/08;E04C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有粘结预应力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装置,主要由封闭管(1)、柔性材料(2)即海绵体、钢绞线(3)、防锈润滑套管(4)、波纹管(5)等材料和部件组成。该装置的构成促使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在各自结构受力和施工上的优势互补。采用本实用新型,对于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结构,在张拉端处钢筋非常密集,锚具又不宜外露的工程上有着非常实用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预应力的施工难度,同时可加快施工进度。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预应力 转换 张拉端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将有粘结预应力转换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的装置,由封闭管(1)、柔性材料(2)、钢绞线(3)、防锈润滑套管(4)、波纹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波纹管(5)的管端设置在靠近预应力张拉端1米~2米处的位置;所述的波纹管(5)的管端管口设有封闭管(1),封闭管(1)内是预应力钢绞线(3)裸露处和被套管(4)套裹处的结合部位,封闭管(1)内填充有用于封闭钢绞线(3)裸露部位和套管(4)防锈润滑油脂的柔性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841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