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向水体污泥投加微生物菌剂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20109978.3 | 申请日: | 200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748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冰;徐亚同;戴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徐惠卿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向水体污泥投加微生物菌剂的装置,属环境治理的技术领域。传统的投加装置的缺点是注射头插入水体污泥时注射孔容易被污泥堵塞,导致加药不畅,甚至不能加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传统的投加装置的注射头的下端封闭,注射孔开在注射头的管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向水体污泥投加微生物菌剂时,注射孔不会被污泥堵塞,使微生物菌剂投加顺畅。本实用新型特别适于用来向水体污泥投加微生物菌剂,使水体污泥得到修复、降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污泥 微生物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向水体污泥投加微生物菌剂的装置,包含注射头(1)、活塞管(2)、活塞(3)、活塞杆(4)、加药孔(5)、注射孔(6)和挡片(7),活塞杆(4)上刻有标度,活塞(3)固定在活塞杆(4)的一端,活塞(3)塞在活塞管(2)中,活塞杆(4)的另一端从活塞管(2)的顶端伸出,活塞(3)、活塞杆(4)与活塞管(2)组成推动活塞杆(4)能使活塞(3)在活塞管(2)内平行移动的机构,加药孔(5)开在靠近活塞管(2)的顶端的活塞管(2)的管壁上,注射头(1)是管子,注射头(1)的上端与活塞管(2)的底端以注射头(1)与活塞管(2)内部连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活塞管(2)的顶端有挡片(7),活塞管(2)、挡片(7)、活塞(3)和活塞杆(4)组成活塞杆(4)不能将活塞(3)从活塞管(2)内拉出的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注射头(1)的下端封闭,注射孔(6)开在注射头(1)的管壁上,注射孔(6)与注射头(1)的内部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10997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