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蜂窝状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0480001416.X | 申请日: | 200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70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07 |
发明(设计)人: | 尾久和丈;大野一茂;工藤笃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揖斐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B01J35/04;B01D53/86;B01J32/00;B01J2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由一个或组合多个隔着壁部并列设置多个沿纵向延伸的通孔、且将这些通孔的某一端部密封而成的柱状多孔质陶瓷构件构成的陶瓷蜂窝状结构体。其特征是,形成该结构体的上述隔壁具有JIS B 0601-2001中规定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10μm的表面粗糙度,并且,由压汞法测定孔径分布时的平均孔径的大小为5~100μm,设孔径为该平均孔径的0.9~1.1倍的细孔相对于总孔体积的比例为A(%)、设上述隔壁的厚度为B(μm)时,它们满足下式的关系:A≥90-B/20、或A≤100-B/20。本发明提供压力损失与收集效率优异、且催化剂反应性高的、有效的陶瓷蜂窝状结构体。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蜂窝状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陶瓷蜂窝状结构体,由1个柱状多孔质陶瓷构件构成或由多个柱状多孔质陶瓷构件的组合构成,其中,柱状多孔质陶瓷构件是隔着壁部并列设置多个沿纵向延伸的通孔,且将这些通孔的某一端部密封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具有JIS B 0601-2001中规定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10μm的表面粗糙度,并且,由压汞法测定的平均孔径的大小为5~100μm,设孔径为该平均孔径的0.9~1.1倍的细孔相对于总孔体积的比例为A(%)、设上述隔壁的厚度为B(μm)时,它们满足下式的关系:A≥90-B/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揖斐电株式会社,未经揖斐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8000141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座、导光装置以及光照射装置
- 下一篇:具有环形流道头部的注模成型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