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淤泥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00001.7 | 申请日: | 200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63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奎;杨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3/32;C02F3/34;B09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河道淤泥资源化再利用技术采用“清淤+淤泥加工+异地利用”模式的不足,涉及一种就地资源化利用河道淤泥生产水生农产品的方法,它基于河道特征和水生植被、水生动物的设计,利用河道淤泥作为营养源,将其中的富营养化污染物转化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产品,在获取一定经济回报的同时削减了淤泥中的污染物总量。该技术容易调动广大河网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污染控制得以在农业生产中实现,适应我国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现实国情,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淤泥 就地 资源 利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河道淤泥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不含清淤工艺,在清除河道中原有植被后改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被类型,并基于水生植物类型的设计确定淤泥就地资源化的途径,利用植物系统或植物-水生生物系统转化去除淤泥中的富营养化污染物成分,通过水生生物的捕捞和水生经济植物的收获带走原淤泥中的污染物成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0000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剂
- 下一篇:滑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