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牛蒡叶中提取绿原酸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00484.0 | 申请日: | 200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65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8-10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国;徐誉泰;刘克斋;付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信君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C07C6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724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鲜牛蒡叶中提取绿原酸的生产工艺,新鲜的牛蒡叶经洗净去杂氯仿脱脂、脱色后,用酸水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然后用AB-8树脂柱吸附、乙醇洗脱、将洗脱液浓缩,再用AB-8树脂吸附、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重结晶而制得绿原酸纯品。本发明通过单因素优选法和正交试验,表明用酸水提取新鲜牛蒡叶,不仅具有大生产的可操作性,而且综合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得绿原酸纯度高,提取率高,又得到了其副产物叶绿素,该叶绿素可以作为食用色素。 | ||
搜索关键词: | 牛蒡 提取 绿原酸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从牛蒡叶中提取绿原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工艺步骤如下:1.1、牛蒡鲜叶洗净去杂,用切割机切碎成长度短于5mm的小段后,置于快速捣碎机中,再加入牛蒡鲜叶重量2~3倍的氯仿和0.02~0.05%的多酚类氧化酶抑制剂,快速捣碎5min~6min成糊状,然后加入回流提取装置中,再加入牛蒡鲜叶重量10~15倍的氯仿,搅拌60~100min进行脱脂、脱色、回流提取,经减压过滤,滤液静置2小时后,取上清液氯仿层于40~50℃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副产物叶绿素提取物;1.2、经氯仿脱脂、脱色的上述步骤1.1所得牛蒡叶沉淀物,加入其重量1∶12倍的饮用水进行提取,用硫酸调PH3.5,温度30~40℃,回流提取2小时,然后在40~50℃减压浓缩至1∶1倍体积比,即得粗提物;1.3、所得粗提物用15~30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用硫酸PH2~3,分4~5次萃取,每次用3~6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萃取2小时,静置4小时,然后40~50℃减压浓缩,要求全部除去乙酸乙酯,即得不含乙酸乙酯的浓缩液;1.4、所得浓缩液用饮用水稀释6倍后,用硫酸调PH值至3.5,用柱径20mm得AB-8树脂吸附,吸附流速吸附流速2.0~4.0ml/min,再分别用4~6倍浓缩液体积PH3.0~4.0的硫酸水和PH3.0~4.0 30~60%的乙醇洗脱吸附柱,洗脱速度为4.0~6.0ml/min,酸水洗脱液作为废弃液,乙醇洗脱液在40~50℃进行减压浓缩;1.5、上述步骤1.4所得浓缩液,依照步骤1.4所述再重复进行第二次AB-8树脂吸附、洗脱和减压浓缩,浓缩液重结晶,即得CHA含量为99.0%以上得绿原酸纯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信君,未经付信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0048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搬送装置
- 下一篇:网络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构建的网络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