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爆秸秆发酵剩余物热解制备液体燃料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1104.3 | 申请日: | 200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80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中;杨昌炎;林伟刚;杨学民;陈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汽爆秸秆发酵剩余物快速热解制备高品质液体燃料(生物油)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对现有热解反应器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旋转筛板热解器、快速分离器、旋风过滤装置、列管-复壁喷淋器等。秸秆通过汽爆、发酵处理后,通过控制热解条件,提高秸秆热解转化率,其剩余物经旋转筛板热解反应器快速热解得到高热值的液体燃料,同时降低了生物油的酸含量。本发明不仅提供了一种利用汽爆秸秆发酵剩余物生产高品质液体燃料的方法,而且也提供了获得高液体收率生物油的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发酵 剩余物 制备 液体燃料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汽爆秸秆发酵剩余物热解制备液体燃料的装置,通过管路相连通的部件组成包括:提升管燃烧器(1),烟气除尘装置(2),两级螺旋加料装置(3),热砂仓(4),旋转筛板热解器(5),气-固快速分离器(6),砂焦仓(7),螺旋送焦装置(8),旋风过滤器(9),列管-复壁喷淋器(10),深冷器(11),静电捕集器(12),干燥器(13),压缩机(14),气柜(15),热解液贮罐(16),油泵(17),气体流量计(18);其特征是:一提升管燃烧器(1)的底部开有一次风入口,在一次风入口上部的提升管燃烧器(1)的里面设有分布板,位于分布板上方的提升管燃烧器(1)的壁上开有一砂焦进口,并通过管道与螺旋送焦装置(8)的出口相连通;在提升管燃烧器(1)的砂焦进口上方开有热解干气进口,提升管燃烧器(1)的中部设有二次风入口;提升管燃烧器(1)顶部出口与烟气除尘装置(2)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上部进气口相连通;一烟气除尘装置(2)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底部出口与热砂仓(4)的顶部进口相连通,第一级旋风分离器顶部出口与烟气除尘装置(2)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上部进气口相连通,第二级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排灰口,顶部为热烟气排出口;一热砂仓(4)底部出口与旋转筛板热解器(5)的上部加砂口相连通,旋转筛板热解器(5)顶部中间装有电机(19),其顶部边缘设有秸秆加料口并与两级螺旋加料装置(3)的第二级螺旋(27)出口相连通;旋转筛板热解器(5)底部出口与气-固快速分离器(6)顶部进口相连通;一气-固快速分离器(6)的顶部边缘设有两个气体出口,并与旋风过滤器(9)的中上部进气口相连通,气-固快速分离器(6)底部出口与砂焦仓(7)的顶部进口相连通;位于砂焦仓(7)侧上部的另一个进口与旋风过滤器(9)的底部出口相连通,砂焦仓(7)底部出口直接连在螺旋送焦装置(8)进口上;一旋风过滤器(9)的顶部出气口与列管-复壁喷淋器(10)顶部的热解蒸汽入口(37)相连通,列管-复壁喷淋器(10)底部热解液出口(40)与贮罐(16)顶部液体入口相连通,列管-复壁喷淋器(10)侧下部的热解蒸汽出口(39)与深冷器(11)侧下部的热解蒸汽进口相连通;列管-复壁喷淋器(10)两侧部分别分布有列管、复壁内冷凝介质的进出口;一深冷器(11)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并与静电捕集器(12)的顶部进气口相连通,深冷器(11)和静电捕集器(12)的底部均设热解液出口,均与热解液贮罐(16)顶部的液体入口相连通;深冷器(11)侧部设有冷凝介质的进出口;一静电捕集器(12)侧下部出气口与干燥器(13)底部进气口相连通,干燥器(13)顶部出气口与压缩机(14)进气口相连,压缩机(14)出气口与气柜(15)底部进气口相连通;气柜(15)顶部设有放空口和外供气口,气柜(15)中下部的出气口与气体流量计(18)进气口相连,流量计(18)的出气口与提升管燃烧器(1)中下部的热解干气进口相连;一热解液贮罐(16)中下部设有热解液出口与油泵(17)进口相连通,油泵(17)出口与列管-复壁喷淋器(10)顶部的循环热解液入口相连通;热解液贮罐(16)底部设有热解液的排出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11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