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晶材料超声检测时频分析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1762.2 | 申请日: | 2005-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69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16 |
发明(设计)人: | 施克仁;张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粗晶材料超声检测的时频分析处理方法,属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先获得优质时频图像,再时频图像缺陷信息提取,最后缺陷信息的A型显示。本发明共由三个技术步骤组成,因此简称为“三步法”。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小缺陷发现能力和更好的信噪比增强效果,且克服了分离谱技术的参数敏感性问题,比传统的分离谱技术具有更强的缺陷发现能力,可以检测粗晶材料中更微小的缺陷,具有非常好的信噪比增强效果,且由于摒弃了分离谱技术的非线性统计处理,避免了分离谱技术的参数敏感性问题,在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大量应用粗晶材料的重要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超声 检测 分析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粗晶材料超声检测的时频分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三个步骤组成:第1步:获得优质时频图像:以Q值优化(Q=1/4.8)的高斯小波对超声反射信号进行常Q时频分析,获得高质量的超声信号时频图像;优化的高斯母小波为 其中,优化参数Bm=0.58(即Q=1/4.8),fc=1;采用优化后的高斯连续小波对粗晶材料超声反射信号x(t)按下式进行时频分解,这样便可以获得由分解数据WT(τ,a)所构成的超声信号时频图像; 式中,*号代表复数取共轭;a为尺度因子;τ为时移变量;第2步:时频图像缺陷信息提取,即从时频图像中提取材料内部缺陷的量化信息:以匹配追踪算法实现对时频图像中各行子带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解,从而获得缺陷信号在各子带内的幅度Ak、脉冲宽度σk、时间中心tk、频率中心fk等重要的量化信息;第2.1步:选择高斯函数集,其基函数形式如下 第2.2步:将时频图像中各子带超声信号fa(t)分解为少数几个高能量信号原子的线性组合 分解程度可根据信号的残余能量设定,通常当信号残余能量小于原始信号能量的1%时,便可认为残余为噪声,终止匹配追踪过程;由此,便可以获得缺陷信号在各子带内的幅度Ak、脉冲宽度σk、时间中心tk、频率中心fk等量化信息;第3步:缺陷信息的A型显示:统计子带缺陷信号在时间中心tk出现的概率,并将不同tk 处的概率值以曲线形式加以表达,即获得缺陷信息的A型显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176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