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迹自适应扭矩传递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2525.8 | 申请日: | 200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69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宗;武利生;张晓东;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7/00 | 分类号: | F16H7/00;F16H7/02;F16H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建英 |
地址: | 030024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轨迹自适应扭矩传递机构,属于机械工程与应用力学领域,是一种应用在扭矩传递不随位置迁移而变化的过程中的,能自动适应传动装置位置变化而不改变扭矩值传递的一种装置。由两旋转自由度的机械臂1和2、传动装置3和4、轮5、6、7和8、端齿联轴器9、万向节10和配重装置11组成;传动装置3和4与轮5、6、7和8分别放在机械臂1和2的壳中,轮5、6、7和8与机械臂1和2的转动轴固定为一体,万向节10通过端齿联轴器9和机械臂2的轴连接;平衡整个机构自重的配重装置11固定在机械臂1的后端。两个机械臂可绕着轮的中心轴自由旋转,形成一个两自由度的旋转机构,加上万向节的两个自由度,使该机构能灵活摆动,自动适应位置变化。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 自适应 扭矩 传递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轨迹自适应扭矩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两旋转自由度的机械臂(1)和(2)、传动装置(3)和(4)、轮(5)、(6)、(7)和(8)、端齿联轴器(9)、万向节(10)和配重装置(11)组成;传动装置(3)和(4)与轮(5)、(6)、(7)和(8)分别放在机械臂(1)和(2)的壳中,轮(5)、(6)、(7)和(8)与机械臂(1)和(2)的转动轴固定为一体,万向节(10)通过端齿联轴器(9)和机械臂(2)的轴连接;平衡整个机构自重的配重装置(11)固定在机械臂(1)的后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252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位相差放大数字干涉仪
- 下一篇:复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