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粒状碳化物和亚微米晶粒铁素体钢的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2940.3 | 申请日: | 200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752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29 |
发明(设计)人: | 荆天辅;高聿为;乔桂英;周继峰;王威;宋新宇;李群;王书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B21B37/16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鄂长林 |
地址: | 066004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钢材生产过程中和钢材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控制技术,本发明将马氏体/贝氏体组织温轧技术用于高、中和低碳钢钢板、钢带、钢线、钢棒和型钢的生产线上,可使产品直接获得纳米粒状碳化物和亚微米铁素体晶粒组织,因此将取消传统的轧后球化退火处理,在显著提高钢材强度和塑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钢材生产的能耗,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这类钢材的微观组织特征在于:纳米碳化物呈细小粒状,均匀分布在亚微米铁素体晶粒基体上。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将碳化物平均直径控制在15~100nm范围,铁素体晶粒尺寸控制在亚微米,几微米,甚至更宽的尺寸范围。此技术即可用于工具钢、轴承钢等高碳钢的生产,也可用于低碳和中碳结构钢和合金钢的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粒状 碳化物 微米 晶粒 铁素体钢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粒状碳化物和亚微米晶粒铁素体钢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高、中、低碳碳素钢和合金钢的生产,其特征在于:1)在生产板、带、棒、线和型材的热轧线、控轧控冷生产线、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或铁素体轧制生产线上,在820~980℃粗轧的道次之后,进入精轧之前,在轧坯二次高压水除鳞的同时,对轧坯进行快冷淬火,使轧坯的奥氏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组织或贝氏体组织;2)此后,立即将具有马氏体组织或贝氏体组织的钢坯在线迅速加热到450~725℃进行精轧;3)精整之后,对于带材和板卷,在450~710℃卷取;4)对于板材、棒材、线材和型材,剪成要求的尺寸规格,在450~710℃保温10~60分钟后空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29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轮椅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数码全自动控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