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硅键合线的无模连铸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4462.X | 申请日: | 2005-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71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1-11 |
发明(设计)人: | 石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世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1 | 分类号: | B22D1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180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的冶炼和加工,它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用键合线AI-1%Si线材的无模连铸技术。在该工艺中,首先制备AL-(10%-20%)Si铝硅中间合金铸锭,再向纯铝熔液中加入中间合金铸锭,制成AL-(0.85-1.15%)SI熔液,用无模连铸方式制成铝硅合金单向柱状晶组织线材。该技术最大特点是取消了铸型,利用铝合金溶液的表面张力直接牵引并迅速冷却,形成了极薄的固-液两相区,大大提高了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加之准确控制冷却水的冷却强度和合金液的静压面,保证沿线材纵向方向散热,获取了单向均匀排列的柱状晶组织结构,棒料直径为φ5-φ8mm,它是生产键合铝线所需的理想坯料。该成品获取的最佳柱状晶取向,为后续拔制键合线极细丝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铝硅键合线 无模连 铸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铝硅键合线的无模连铸工艺方法,其特征是该无模连铸的产品具有单向柱状晶的结构,它的工艺过程如下:①制备中间合金:取纯铝99.999%、单晶硅99.999%制成AL-(10~20%)SI合金铸锭;②在熔炼炉的纯铝熔液中加入中间合金铸锭,制成AL-(0.85-1.15%)SI溶液,合金一体熔化温度720-780℃;③熔炼炉中的熔液用氮气或氩气保护,从连铸炉侧面插入牵引棒,引出熔料,送至导轮,其出口温度为720-780℃;④冷却水流量70-120L/H,冷却介质温度0-15℃;⑤牵引出棒料的牵引速度500-1500mm/min,连铸过程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静压面高度5-1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世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世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446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