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微生物”联合定向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6305.2 | 申请日: | 2005-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970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宁;郑先强;孙贻超;孙静;张征云;李红柳;邵晓龙;侯晓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植物-微生物”联合定向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的方法,首先筛选出特异性的能高效降解PCP污染物的降解菌,然后对其菌种及降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选择最适条件培养。培养后菌液与灭菌并且添加了不同浓度污染物的受试土壤混合后,作为盆栽碱蓬的实验用土。在碱蓬的不同生长时期取土样测定其中PCP残留量。特点是:有碱蓬种植并且其种子经PCP降解菌菌液浸泡,土壤中混有菌液的受试样的PCP降解率最高,低浓度PCP(5mg/kg)的降解率可达94.73%。接种特异性PCP降解菌同时种植碱蓬,两者结合,对土壤修复作用的功效要大于单纯接种特异性PCP降解菌或种植碱蓬效果,可以达到最佳的PCP降解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微生物 联合 定向 修复 五氯酚 污染 土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植物—微生物”联合定向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筛选特异性污染物降解菌Psendomonasa sp.和Bacillus sp.针对受损土壤的污染物为氯酚类物质中的五氯酚PCP,筛选降解菌的过程包括采样、富集培养、驯化、分离;(1)富集培养取沿海岸受PCP污染严重地区的泥样,接入PCP富集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待培养基浑浊后,得到活化污泥原液;(2)驯化将活化的污泥原液接入PCP富集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在检测到PCP降解后,加入无菌玻璃石棉,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静置,弃去上清液;在下层污泥中再加入含PCP的富集培养基,同上培养,直至PCP降解;这样反复驯化下层污泥,并逐渐增加培养基中PCP的含量,使得污泥中的PCP降解菌不断被富集;(3)分离在以PCP为唯一碳源,含有溴百里酚蓝的固体培养基上筛选周边变成黄色的菌落,转板划线分离,再回接到添加了溴百里酚蓝的PCP分离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挑选培养基由蓝色变成黄色,并且较为浑浊的培养样品涂布于含高浓度PCP的平皿中;重复以上过程,获得高效降解PCP的菌株;最终筛选出两株高效PCP降解菌P5、P9,P5为Psendomonas sp.P9为Bacillus sp.;在筛选的起始阶段培养基中添加的PCP浓度较低,为50mg/l,驯化阶段逐渐增加PCP浓度,直至500mg/l,并且为了适应高含盐环境,在筛选的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1%的氯化钠;在平板分离过程中,选取长势较快并且经回试仍有较强PCP降解能力的菌种;以上其中:无机盐培养基:K2HPO4 1.73g; KH2PO4 0.68g; NH4NO3 1.0g; CaCl2·2H2O 0.02g; MnSO4·H2O 0.03g; MgSO4·7H2O 0.1g; FeSO4 0.03g; NaCl 10g; 水 1000ml; PH 7.4富集培养基:在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PCP作碳源,另加入0.5g/l的酵母粉作生长因子和补充碳源;分离培养基:在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PCP作唯一碳源;(二)碱蓬——特异性PCP降解菌联合修复污染土壤将PCP高效降解菌的混合菌液与滨海高含盐含PCP土壤混合,并在其混合土壤上栽种碱蓬:灰绿碱蓬suaeda.glanca bunge和盐地碱蓬S.salsa(L.)Pall,即可达到修复污染土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63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连续铸造方法及实施该方法所用装置
- 下一篇:增加电视机音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