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抗营养因子豆奶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7165.0 | 申请日: | 200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757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4-12 |
发明(设计)人: | 付学奇;徐越驰;杨德胜;滕利荣;孟庆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23J3/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去除抗营养因子的豆奶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工业中豆类加工技术领域。以挑选和清洗的大豆、白糖、奶粉、氯化钠为原料,经浸泡、钝化、磨浆、酶工程处理、浆渣分离、胶体磨粉碎、配料调制、均质、真空脱气、杀菌的工艺过程制得豆奶;钝化过程是将浸泡的大豆在85~90℃的热水中煮5分钟以钝化脂肪氧化酶和脲酶,并加入小苏打以改善产品的口味。酶工程处理过程是在浆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085U/g的碱性蛋白酶,在60℃的条件下反应2~2.5小时再迅速升温至100℃保持5分钟,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被完全去除。本发明步骤简单,效率高,对营养抑制因子的去除和钝化的效果好;生产的豆奶口感好、营养丰富。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营养 因子 豆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去除抗营养因子豆奶的生产方法,以经过挑选和清洗的大豆、白糖、奶粉、氯化钠为原料,原料按质量比大豆∶白糖∶奶粉∶氯化钠为60~90∶40~70∶1.5~1.7∶0.2;经浸泡、钝化、磨浆、酶工程处理、浆渣分离、胶体磨粉碎、配料调制、均质、真空脱气、高温瞬时杀菌的工艺过程制得豆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钝化过程,是将浸泡后的大豆在85~90℃的热水中煮1~5分钟,并加入小苏打;所说的酶工程处理过程,是将磨浆过滤后的浆液放入生物反应罐中,加入终浓度为0.08~0.09U/g(活力单位/克大豆蛋白)的碱性蛋白酶,在58~62℃的条件下反应2~2.5小时,然后迅速升温,加热至100℃,保持5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716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