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流体旋转导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7232.9 | 申请日: | 200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896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国;韩光宇;唐国栋;杨飞;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39/00 | 分类号: | F16L3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恩庆 |
地址: | 13003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流体由静止体向旋转体输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路流体旋转导流机构,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在固定芯轴和转动壳体上加工多个轴向孔和径向孔,并在固定芯轴外表面和转动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安装密封环和隔环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密封环腔,由固定导水管、固定芯轴和转动壳体上的轴向孔和径向孔、由固定芯轴和转动壳体及密封环构成的密封环腔、运动导水管构成流体输送通道,实现多路流体在静止体和旋转体之间的输送。本发明即可完成传输流体由静态到动态的状态变换,也可完成传输流体由动态到静态的变换,且固定芯轴与转动壳体之间动态摩擦力可调。本发明主要用于旋转的仪器或设备的多路流体的输入和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旋转 导流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多路流体旋转导流机构,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导水管,运动导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26),固定芯轴(17),固定芯轴上的轴向孔(28),固定芯轴上的径向孔(29),转动壳体(12),密封环(23),隔环(24),上压盖(15),转动壳体上的径向孔(30),转动壳体上的轴向孔(31);固定基座(9)通过连接板(26)与固定芯轴(17)固定联接;固定导水管(10)与固定芯轴上的轴向孔(28)连通,固定芯轴上的径向孔(29)与固定芯轴上的轴向孔(28)相通;转动壳体(12)套于固定芯轴(17)的外部,与固定芯轴(17)动态密封联接;在转动壳体(12)内表面与固定芯轴(17)外表面之间形成圆筒状间隙,在圆筒状间隙中安装密封环(23),密封环(23)的数量由导流通路的数量而定,各密封环(23)由隔环(24)隔离开;在隔环(24)处,固定芯轴(17)、转动壳体(12)、密封环(23)之间形成与导流通路数量相等的密封环腔(32);上压盖(15)固定在固定芯轴(17)上端;转动壳体上的径向孔(30)与转动壳体上的轴向孔(31)相通,转动壳体上的轴向孔(31)与运动导水管(13)相通;固定导水管(10)、固定芯轴上的轴向孔(28)、固定芯轴上的径向孔(29)、密封环腔(32)、转动壳体上的径向孔(30)、转动壳体上的轴向孔(31)、运动导水管(13)构成流体输送通道,流体输送通道的数量由所需导流通路的数量而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72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追踪装置
- 下一篇: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导纱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