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鼠抗黄曲霉毒素B1腹水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18612.4 | 申请日: | 2005-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696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武;杨金娥;张文;丁小霞;谢立华;杨湄;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14 | 分类号: | C07K16/14;C07K16/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2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鼠抗黄曲霉毒素B1腹水多克隆抗体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取纯种小鼠按常规方法预养和筛选;对小鼠进行免疫注射,直至检测到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达到1∶4000以上或抗体的双向免疫琼脂扩散效价达到1∶8以上;鼠抗黄曲霉毒素B1腹水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在进行最后一次腹腔免疫注射之前给小鼠腹腔注射液体石蜡0.4-0.6ml,再给小鼠腹腔直接注射(1-10)×106个活的鼠骨髓瘤细胞,5-10天后每天观察小鼠腹水产生情况,及时采集小鼠产生的腹水,可反复采集腹水;将所采集的小鼠腹水离心分离,取上清分装,冷冻干燥后或直接低温保存,即完成抗黄曲霉毒素B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本发明具有免疫抗原用量少,成功率高、制备方法简单,抗体收获量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曲霉 毒素 sub 腹水 克隆 抗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鼠抗黄曲霉毒素B1腹水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取纯种小鼠,按常规方法预养和筛选,筛选方法:预养期间,用间接酶联免疫固相吸附试验或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与人工免疫抗原的交叉反应情况,将存在交叉反应的小鼠淘汰,所述的人工免疫抗原为黄曲霉毒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连接物;(2)取筛选合格的小鼠进行免疫注射,每次免疫注射间隔周期为15-30天,在每次或第二次以后的每次免疫注射后第8-14天,取小鼠血清检测抗黄曲霉毒素B1血清多克隆抗体的效价,直至检测到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达到1∶4000以上或抗体的双向免疫琼脂扩散效价达到1∶8以上,在此以后的一次免疫注射即为最后一次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方法:第一次免疫注射,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人工免疫抗原AFB1-BSA配制成人工免疫抗原溶液,每毫升人工免疫抗原溶液中按重量计含AFB1-BSA为0.8-2毫克,向人工免疫抗原溶液加入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进行乳化,制备成人工免疫抗原乳化液A,用人工免疫抗原乳化液A进行皮下免疫注射,每只小鼠注射量为0.1-0.3ml;第二次及以后免疫注射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人工免疫抗原AFB1-BSA配制成人工免疫抗原溶液,每毫升人工免疫抗原溶液中按重量计含AFB1-BSA为0.8-2毫克,向人工免疫抗原溶液加入等体积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乳化,制备成人工免疫抗原乳化液B,用人工免疫抗原乳化液B进行腹腔免疫注射,每只小鼠注射量为0.1-0.3ml,最后一次腹腔免疫注射量为以前注射量的1.2-2倍;(3)鼠抗黄曲霉毒素B1腹水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在进行最后一次腹腔免疫注射之前的第3-1 5天内给小鼠腹腔注射液体石蜡0.4-0.6ml,在进行最后一次腹腔免疫注射之前第8天到之后第4天内(注射液体石蜡后)再给小鼠腹腔直接注射(1-10)×106个活的鼠骨髓瘤细胞,5-10天后每天观察小鼠腹水产生情况,及时采集小鼠产生的腹水,可反复采集腹水,腹水中含抗黄曲霉毒素B1多克隆抗体;(4)将所采集的小鼠腹水离心分离,取上清分装,上清液中含有抗黄曲霉毒素B1腹水多克隆抗体,冷冻干燥后或直接低温保存,即完成抗黄曲霉毒素B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861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