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绝缘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8823.8 | 申请日: | 200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69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23 |
发明(设计)人: | 傅正义;王堃;张金咏;王玉成;王为民;张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6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延瑾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多孔绝缘陶瓷材料脉冲大电流热加工烧结方法,这种方法是在保持一定压力的状态下对陶瓷颗粒或粉末施加脉冲大电流,借助脉冲大电流所形成的电磁场效应的作用,微粒表面被激活并且产生一定量的电荷,不同微粒表层上的正负电荷互相作用形成电场诱导的正负极,被激发的粉体释放出诱导电磁波,在颗粒彼此靠近的区域形成强电场,使得颗粒迅速升温,而且彼此接触的区域熔合在一起,形成连通开孔,内部气孔形成连通气孔。该工艺不仅能在较低烧结温度、较短保温时间内烧结制备多孔陶瓷,而且不使用粘结剂,操作简单、所制备的试样件尺寸大小可选、孔径分布均匀,力学性能优良,而且从经济效率方面来说,也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绝缘 陶瓷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孔绝缘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不导电陶瓷颗粒分级,按照产品性能要求选出合适大小的颗粒,将颗粒装入模具或环套中,再置入脉冲大电流热加工装置中,将装置腔体抽真空至4~6Pa,对颗粒施加0~100kPa压力,保持该压力的状态下对颗粒或粉末施加一脉冲大电流,脉冲比为6∶1或者12∶2或者24∶4,借助脉冲大电流所形成的电场和磁场,使得颗粒或粉末能迅速升温到设定的温度(陶瓷颗粒熔点的0.6~0.8倍值),并保温1~15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882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