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莲藕覆膜厢作增温节水高效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9043.5 | 申请日: | 200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709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康荣;李家军;汪晓春;吴伶;刘军;曹峻;尉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农业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明生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莲藕覆膜厢作增温节水高效栽培技术,是根据莲藕喜温怕冻、喜水怕旱的特性,提出一种运用在水生作物上的地膜覆盖技术。本发明一种莲藕覆膜厢作增温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整田施肥、排藕覆膜、科学田管、成熟收获四个方面。本发明一种莲藕覆膜厢作高效栽培技术,一是可以大大拓宽莲藕的种植范围,将莲藕的种植范围进一步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延伸,向中山、高山地区扩展;二是可以延长莲藕的供应时间,解决淡季市场空白,促进莲藕四季均衡供应,满足生活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莲藕 覆膜厢作 增温 节水 高效 栽培技术 | ||
【主权项】:
1、本发明一种莲藕覆膜厢作增温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整田施肥、排藕覆膜、科学田管、成熟收获四个方面;在整田施肥方面要进行藕田选择,藕田要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结构疏松,保水、保肥性相对较强,阳光、水源相对较好的水田;地膜莲藕一般比常规栽培种植范围海拔提高300米左右;在选好藕田后要对其精细整田,应进行深耕;要拾净泥个石块、秸秆等硬物;本发明需要配方施肥,每亩一般需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100公斤、标氮50公斤,氯化钾25公斤;农家肥在整田前施入,化肥在退水后做厢前施入,退水标准为田无明水;本发明在整田施肥方面要求藕田规格做厢,做厢前先在田的进水一边和沟槽田、面积较大田块的中间开一条宽、深各35厘米的边沟和腰沟;采用0.005mm×170cm的超微膜,按2米厢幅开厢,其中厢宽1.8米,沟宽20厘米、深5-10厘米;同时还要深起四周围沟和腰沟;本发明的排藕期较早,当气温稳定在12℃以上,藕田泥温达到10℃以上时即可排藕,以充分发挥前期的增温效应。在中低部山区一般排藕期为3月上、中旬,比常规露地栽培排藕时间提早20天左右;本发明在排藕覆膜方面要合理密植,每厢排藕两行,藕向与厢向平行,厢面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1米,藕与藕的中心间距为1.5米上下;每亩排藕450窝左右,根据土壤地力和品种特性,依靠藕中心间距来调节密度;本发明在排藕时,将藕头朝下斜插入泥中10~12厘米,后把略低于厢面;每穴排藕一枝,大小种藕要分级分厢或分田排插,每厢上的两行藕呈“三角”错窝排列,均匀分布,充分利用空间;在排藕完毕后,平整厢面,以滚动膜捆,严实覆盖,做到膜泥紧贴,然后再四周扎边;除冷浸、烂泥田外,田埂也要铺膜;本发明的科学田管方面包括管水、追肥、灭草方面内容,6月份前增加泥温是重点,因此,膜面一般不淹水,以湿润管理为主,保持沟内有水,膜面无水;出芽时,若遇较高气温,可在膜面灌一薄层水,以利出芽;藕芽“坚硬”,一般可自行顶破地膜;但若覆膜不平,膜泥粘不紧,芽顶不破膜,叶在膜内展开,这时需人工辅助破膜“接苗”,接苗后要将洞口用泥封严,以免蒸汽灼伤藕芽;当寸面覆盖全田时,膜的增温功能已经失去,膜面可保持10-15厘米水层;此期间,可在淹水几天后将膜揭掉;若为了后期的抗旱节水,膜可继续保留至收获;莲藕吸肥的须根不发达,吸肥力较弱,在生长期间一般要追肥两次,一次是在5片全叶时,追施“立叶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二次是在后把叶出现前即立叶满田时,追施“座藕肥”’一般亩施入尿素5-7公斤或人粪尿10-20担;每次追肥要先灌一薄层水,撒肥后让水自然落干;施化肥要在田间露水干时进行,以免肥料沾在叶上灼伤叶片;对田埂周围、沟中、厢面顶出地膜的杂草要及时拔除;对膜内草荒严重的,也可在生草初期进行灌深水灭草;本发明在莲藕成熟收获时一定要拾净田中的残膜,以免影响地力,污染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农业局,未经十堰市农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90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