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量子点编码微球的编码稳定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9624.9 | 申请日: | 200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77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曹元成;黄振立;赵元弟;王海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5/00 | 分类号: | B81C5/00;B82B3/00;G01N33/15;G01N2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和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量子点编码微球的编码稳定性的方法。其步骤为:对待编码的微球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和多孔化处理;将处理后的微球放入量子点溶液中,吸附均匀后取出微球洗涤;再将量子点编码微球加入到环己烷、氨水(0.04-4%vol)和硅酸酯(1~10%vol)的混合液,通过水解反应形成硅颗粒沉积在微球表面,形成外壳;最后将被包埋的微球与生物探针连接。本发明通过微颗粒表面处理,使其表面既有功能化接枝的“手臂”分子,又产生多孔性;并通过包被处理保护掺入的量子点不被氧化和保护微球不受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破坏。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能利用预提取的编码特征对微球进行准确识别,有助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实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量子 编码 稳定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量子点编码微球的编码稳定性的方法,其步骤为:(1)对待编码的微球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和多孔化处理;(2)将处理后的微球放入量子点溶液中,吸附到编码溶液中的荧光强度不再变化后,取出微球进行充分洗涤;(3)将上述量子点编码微球加入到环己烷、氨水、硅酸酯的混合溶液,其中硅酸酯的体积百分比为1~10%,氨水的体积百分比为0.04-4%,通过硅酸酯水解反应形成硅颗粒沉积在编码微球表面,形成一层外壳;(4)将上述被包埋的量子点编码微球与生物探针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96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蒿素提取的方法
- 下一篇:锚杆注浆数据智能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