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聚合物及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0879.7 | 申请日: | 200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861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15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东;曾红娟;谢光忠;周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将3,4-二氧乙撑噻吩单体和氧化剂对甲苯磺酸铁按1∶4的摩尔比加入一定量的丙酮与异丙醇混合溶剂中,将混合溶液放在放在-5~0℃的冰箱中反应25~35分钟,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的生成物就是导电聚合物,所形成的膜就是导电聚合物膜。然后按3∶5∶1的体积比将酶溶液、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和戊二醛溶液混合后转移到导电聚合物膜上,就可以制得导电聚合物固定化的酶膜。本发明的导电聚合物膜具有电导率高、表面吸附性能好等特点,制备出来的固定化酶具有稳定性好、活性高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聚合物 固定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最佳电导率的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单体与氧化剂的选择与用量比的确定;单体和氧化剂分别选择3,4-二氧乙撑噻吩和对甲苯磺酸铁,两者的摩尔用量比为1∶4;步骤2,混合溶剂的配制与用量的确定;将步骤1中的单体和氧化剂加入到丙酮与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并且丙酮与异丙醇混合溶剂的用量占总体积的60~70%;步骤3,聚合温度与聚合时间的确定;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放在-5~0℃的冰箱中反应25~35分钟;步骤4,把清洁的载体投入到步骤3中的混合溶液中,在载体上所沉积的物质就是导电聚合物,其中,导电聚合物膜的载体可以是玻璃、陶瓷或硅基片等材料。载体上导电聚合物膜的厚度根据载体在反应混合溶液中的时间而定,导电聚合物膜的厚度在1微米至1毫米之间,载体放置时间在5分钟至24小时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08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