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级碳酸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22069.5 | 申请日: | 2005-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78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1F1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级碳酸锶的制备方法,包括除去原料中的Fe、Pb等重金属杂质及Ba、Ca杂质,通过在锶盐溶液及NH4HCO3溶液中添加有益组分、或合成时随加入的NH4HCO3溶液或CO2气体一道加入有益组分,经合成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制得产品;本发明荧光级碳酸锶产品其SrCO3含量虽仅为95~99.5%,但用作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的原料却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即可用于生产初始亮度≥25000mcd/m2、60min余辉亮度≥80mcd/m2的优质稀土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从而较大幅度地改善了其发光性能,因而本荧光级碳酸锶产品具有高的性能价格比。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碳酸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荧光级碳酸锶的制备方法,包括除去原料中的Fe、Pb等重金属杂质及Ba、Ca杂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锶盐溶液及NH4HCO3溶液中添加有益组分、或合成时随加入的NH4HCO3溶液或CO2气体一道加入有益组分,经合成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制得产品,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A、Fe、Pb、Ni杂质的去除:将工业锶盐溶于40~100℃的纯水中,按常规方法除去所含的Fe、Pb、Ni杂质;B、Ba、Ca杂质的去除:将上述除去Fe、Pb后的锶盐溶液,按重结晶法或化学法除去Ba、Ca杂质;1)一次重结晶法除Ca、Ba 将除去Fe、Pb重金属后的SrCl2或Sr(NO3)2锶盐溶液升温至100~110℃,蒸发浓缩至42~520Be’,然后放料于结晶槽中冷却析出晶体;若以工业氢氧化锶为原料,则先将其溶于温度为95~100℃的纯水中,然后放料于结晶槽中冷却析出Sr(OH)2·8H2O晶体;2)化学反应法除Ca、Ba 除Ba:在30~100℃的温度条件下,按化学计量2~15倍在锶盐溶液中加入硫酸及硫酸盐,搅拌反应20~120min,原料中80~95%的Ba被除去;除Ca:将锶盐溶液升温至40~100℃,以氨水或Sr(OH)2·8H2O调节溶液PH值为5~10,按化学反应式计量2~10倍加入NH4F或NaF,反应30~180min,过滤,原料中50~85%的Ca被除去;C、添加有益组分合成碳酸锶将经步骤A和步骤B处理后获得的锶盐溶液升温至40~95℃,加入占固体锶盐重量0.2~0.5%的H2O2,或再添加有益组分,充分搅拌后过滤。然后将滤液泵入反应釜中,温度升至40~95℃,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05~1.35倍产品重量,并经除Fe净化处理后的NH4HCO3溶液或CO2,其用量为按化学反应式的1.1~1.8倍计量,同时缓慢滴加稀土类或易水解的盐类及碱性盐类有益组分,继续搅拌反应30~80min,即得碳酸锶物料;若经步骤A和步骤B处理后的锶盐中间原料为SrCl2·6H2O或Sr(NO3)2晶体,则需先溶于纯水中,再按步骤C进行;D、合成、过滤、洗涤、干燥将经步骤C反应合成的碳酸锶物料进行过滤,然后用温度为40~90℃的纯水,按洗水/产品=15~30的重量比洗涤滤饼,最后再将滤饼于100~220℃的温度下烘干后进行包装,即制得本发明荧光级碳酸锶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206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 下一篇:包含酸-稳定化胰岛素的药物制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