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叠层微器件镍或镍合金铸层间结合强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4929.9 | 申请日: | 200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699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汪红;赵小林;丁桂甫;陈迪;王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C25D5/14;C25D5/34;B81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叠层微器件镍或镍合金铸层间结合强度的方法,在第一层镍铸层上,再电铸镍时,第一层镍层必须经过活化—交流过渡镀处理。阴阳极交替刻蚀处理时,阳极电流密度是阴极电流密度的2~5倍,阳极电流密度3~7A/dm2,交替脉冲周期1~20ms,刻蚀时间3~7min。阴阳极交替活化处理时,阴极电流密度和阳极电流密度相同3~7A/dm2,且交替脉冲周期1~100ms,活化时间5~10min。阴阳极交流过渡镀处理时,阴极电流密度值不变,逐步降低阳极电流密度值到原值的1/5,然后转成正常的直流电镀。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叠层间结合强度可达15~25kg/mm2。断面处层间界线不清已有机地溶为一体。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叠层微 器件 镍合金 铸层间 结合 强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叠层微器件镍或镍合金铸层间结合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镍铸层上,再电铸镍时,第一层镍层必须经过活化—交流过渡镀处理。具体步骤为:步骤①阴阳极交替刻蚀处理;步骤②阴阳极交替活化处理;步骤③阴阳极交流过渡镀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492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心安神口服液
- 下一篇:有机电激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