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微流控芯片、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5956.8 | 申请日: | 200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69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孔继烈;彭友元;周佳;黄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7 | 分类号: | G01N27/27;G01N27/26;G01N3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静芳;王福新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微流控芯片具有体积小、分析速度快的特点,可实现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是当前分析化学领域发展的前沿。尽管微流控芯片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已可进行384通道的高通量检测,但是多通道电化学检测至今还未见报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微流控芯片,该芯片采用高分子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材料,运用光刻和蚀刻等技术制作了单晶硅阳模,微通道采用热压法或原位聚合法制作。将检测电极通道集成于基片上,可在电极内填充功能材料,并且可以有效的精确控制工作电极与分离通道的距离,简化了实验操作。本发明充分的发挥了电化学检测在微流控芯片中的优势,首次研制了应用于电化学检测的多通道微流控芯片,能够高效率、高通量地对样品进行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微流控 芯片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多通道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芯片缓冲液池伸出若干分离通道,每条分离通道上,各有一个样品池、检测池、进样通道和电极通道以及电极通道中的电极,检测池在分离通道的另一端;样品池通过进样通道与分离通道相通;电极通道一端与外接电源相通,另一端靠近检测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595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