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态镍磷核-壳、空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8257.9 | 申请日: | 200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73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乔明华;陈雪莹;贺鹤勇;范康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0 | 分类号: | C22C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静芳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态镍磷合金的核-壳、空壳结构新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采用金属诱导化学镀工艺制成,以聚苯乙烯小球为模板,先用浓度为0.001~0.1M的SnCl2溶液浸渍聚苯乙烯小球,然后还原Pd、Pt、Ag、Au等金属的前驱物,在聚苯乙烯小球表面形成上述金属的晶核,从而使聚苯乙烯小球表面得到活化。最后在上述金属晶核的诱导下通过化学镀法将非晶态金属-类金属合金牢固“锚定”到聚苯乙烯小球上,得到核-壳结构。在溶剂的处理下,除去内核得到非晶态的空壳结构。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制得厚度从50~500nm不等的非晶态镍磷合金球壳结构新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态 镍磷核 空壳 结构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晶态镍磷核-壳或空壳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外形为球状,外壳由镍和磷两种元素组成,形成非晶态的Ni-P合金,内核为高分子材料聚苯乙烯小球组成,或者是无核的空壳球状,球壳的厚度是50-5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825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