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变液高电场强度介电常数测量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8460.6 | 申请日: | 200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71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生;裘揆;陈大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测量系统领域的电流变液高电场强度介电常数测量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子、反相器、发光二极管、电阻、四个开关二极管、两个自举电容、高压隔离驱动芯片IR2130、四个高压开关MOSFET管IRFPC50、被测电容、缓冲电容、积分电容、反馈电阻、运算放大器、测量结果电压量输出端子,采用500V高压对被测电容充电,采用耐600V高压并具有悬浮自举电源的高压隔离驱动芯片IR2130和耐600V高压的MOSFET开关管,以及在其中四只耐700V高压的超快恢复开关二极管,确保测量电路在500V充电电压下可靠地工作。本发明从根本上消除了寄生电容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可以测量在高电场强度条件下的电流变液的介电常数。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电场 强度 介电常数 测量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电流变液高电场强度介电常数测量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子(1)、反相器(2)、发光二极管(3)、电阻(4)、自举电容(7、8)、被测电容(16)、缓冲电容(17)、积分电容(18)、反馈电阻(19)、运算放大器(20),测量结果电压量输出端子(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二极管(5、6)、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高压开关MOSFET管(10、11、12、15)、开关二极管(13、14),信号输入端子(1)分成两路,一路直接输入到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上,另一路信号接到反相器(2)的输入端,反相器(2)的输出端接到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上;电路的供电电源有两路,一路为+15V,另一路为+500V,两路电源共地,+15V电源和地线分别接到反相器(2)、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和运算放大器(20)的电源输入引脚和地线引脚,发光二极管(3)、开关二极管(5、6)的正极均连接到+15V电源,发光二极管(3)的负极连接电阻(4),电阻(4)再接到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开关二极管(5、6)的负极连接到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自举电容(7、8)连接到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高压隔离驱动芯片(9)连接到高压开关MOSFET管(10、15、12、11),高压开关MOSFET管(10)的漏极连接到+500V电源,源极连接到高压开关MOSFET管(11)的漏极,高压开关MOSFET管(11)的源极连接到地线,开关二极管(13)的正极连接到运算放大器(20)的反相输入端,负极连接到高压开关MOSFET管(12)的漏极,高压开关MOSFET管(12)的源极连接到开关二极管(14)的正极,开关二极管(14)的负极连接到高压开关MOSFET管(15)的漏极,高压开关MOSFET管(15)的源极连接到地线,被测电容(16)的一个极板连接到高压开关MOSFET管(10)的源极,另一个极板连接到高压开关MOSFET管(12)的源极,缓冲电容(17)的一只引脚连接到运算放大器(20)的反相输入端,缓冲电容(17)的另一只引脚连接到地线,运算放大器(20)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到地线,积分电容(18)的一只引脚连接到运算放大器(20)的反相输入端,另一只引脚连接到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反馈电阻(19)一只引脚连接到运算放大器(20)的反相输入端,另一只引脚连接到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20)的输出端连接到测量结果电压量输出端子(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846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