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泡囊假单胞菌促进植物修复土壤镍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34858.0 | 申请日: | 200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69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仇荣亮;蔡信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泡囊假单胞菌(Pseudomanasvesicularis)促进植物修复土壤镍污染的方法。本方法通过将泡囊假单胞菌接种到修复土壤的植物的根部,建立根际细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利用泡囊假单胞菌具有分泌铁载体和降低植物体内乙烯水平以及能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作为唯一氮源的特点,在不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重金属镍含量前提下,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增大植物生物量,进而提高了植物对重金属镍的富集效果。土壤经过这一菌株处理后,该细菌可以在镍污染土壤中定殖,可持续促进植物对重金属镍的富集,直到土壤中的镍含量达环境安全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泡囊假单胞菌 促进 植物 修复 土壤 污染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泡囊假单胞菌促进植物修复土壤镍污染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将泡囊假单胞菌菌种进行扩种培养,制成菌液,菌液浓度为OD600≥0.8;(2)控制土壤pH值于5.5~7之间;(3)以镍超积累植物作为土壤修复植物;按以下方法之一用菌液处理:(a).采用种子直接播种时,种子表面经70%乙醇消毒1~3min,1%次氯酸钠浸泡10~15min,用无菌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再经菌液浸泡1~1.5h,然后播种;(b).采用幼苗移栽种植时,先将菌液直接施用到土壤穴中,用菌液量为10mL~20mL/穴,再将幼苗根部蘸上菌液后植入施用过菌液的土壤穴中;(c).按(a)方法处理种子并播种,长至幼苗时按(b)方法处理并移栽幼苗;(4)按常规管理,定期收割植物地上部,一年两次,直到土壤镍达到安全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348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