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应力巷道碎裂围岩三锚耦合支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0159.7 | 申请日: | 200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69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09 |
发明(设计)人: | 靖洪文;陈坤福;韩立军;许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00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高应力巷道碎裂围岩三锚耦合支护方法,采用小断面掘进,通过加强对顶板的支护控制顶板变形,减轻两帮煤体的应力集中;并在两帮钻有允许围岩产生变形和破坏的卸压孔,使围岩中的高应力得到释放,然后进行刷大与加固的施工工艺,在卸压过程中针对顶、底角进行加强支护,有效控制巷道顶板的变形和破坏,达到稳定围岩的目的。将煤巷及软岩支护中的锚喷支护、锚索加固和锚注支护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相互耦合关系,解决了构造复杂区域以及深埋高应力破碎围岩或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其稳定性强,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能满足复杂条件下巷道的稳定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 巷道 碎裂 围岩 耦合 支护 方法 | ||
【主权项】:
1.高应力巷道碎裂围岩三锚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1)分段进行小断面巷道掘进施工,采用锚杆(1)和钢筋梯和金属网(7)及时对小断面施工段的巷道顶板间隔距离进行初次锚网支护;(2)沿经过顶板初次锚网支护后的小断面巷道两帮间隔距离打钻允许围岩产生变形和破坏的卸压孔(2);(3)待两帮围岩产生变形卸压后,刷大巷道断面,用锚杆(1)和钢筋梯和金属网(7)在初次锚网支护的横载面上进行全断面二次锚网支护,实施两帮、顶角和底角的锚网支护;(4)在每个横断面上用锚索(3)对顶板岩体进行预应力锚索加固;(5)完成巷道全断面的锚网支护后,在锚网支护之间的横断面的顶板、两帮和底角间隔距离打眼安装内注浆锚杆(8),并进行注浆加固,使沿掘进巷道间隔的横载面与横载面之间形成锚网支护和锚注支护交替的耦合支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015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外设自动下载并安装驱动程序的方法
- 下一篇:高真空平板石墨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