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漏电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0793.0 | 申请日: | 200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88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成;柯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飞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3/02 | 分类号: | H01H83/02;H02H3/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42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漏电保护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产生成本相对较低、工作可靠性高的漏电断路器。特点是:采用过零触发光藕检测相线或中性线与外面金属屏蔽网之间的漏电流。当金属屏蔽网与相线和中性线之间存在飞弧时,光藕内部输出过零,触发脉冲,使得双向可控硅导通,使中断器得电动作,从而断开装置达到漏电保护的目的。该装置制造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漏电 断路器 | ||
【主权项】:
1、新型漏电断路器,包括软导线,所述软导线包括火线L、中性线N、地线G和一个包裹火线L和中性线N外面的金属屏蔽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断器、过零触发光藕、双向可控硅及二极管;所述过零触发光藕IC1的光电管负极通过二极管D1连接中性线N,并通过二极管D2连接火线L光电管正极通过电阻R3连接到火线L和中性线N外面的金属屏蔽网;所述过零触发光藕IC1的输出端第4脚通过串联电阻R2连接着可控硅T1的输出端,可控硅T1的输入端连接着负载火线L;所述中断器包括开关Q2和电磁线圈,开关Q2由双联开关K1、K2组成,并连接在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火线L和中性线N上,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中性线N,另一端连接可控硅T1的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飞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飞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079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