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行曰字型对称双层全方向立交桥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1730.7 | 申请日: | 200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827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9-06 |
发明(设计)人: | 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杰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300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1)在w方向,内道H4分叉向y、z方向实现左右转,并与x方向的内道H2同样分叉实现左右转后合并于H7、H5道。而外道I4则直行(在w方向的P7道上方桥上的黄色区有一车向流向I4道)后左错一道行至H6道实现直行。在z方向,内道I1右转至I6道实现右转。外道H1先右转,过x方向的半圆桥至P3道上方桥上,再右转至I7道实现直行,经黄色区上I2道,随I2道车向实现左转。x方向与w方向相同,y方向与z方向相同。(2)若想变向或回转。在w方向,内道H4的变向与回转必须靠左(若已分叉向右则不能实现)经H41小道上I8,回转则随I3道的右转至I8道实现,变向须在I8道的红色区上H3道,随H3道的直行至I5道实现。外道I4道的变向回转须经I61道小道上x方向的半圆桥,回转则随H1道的左转实现,变向随H1道的直行实现左转,随H1道的左转中途经I81小道上w方向的半圆桥再入I3道的直行实现右转。在z方向内道I1的变向、回转先在红色区上H1道,随H1道直行实现直行,随H1道的左转实现左转,途中经I81小道上w方向的半圆桥入H3道的直行实现回转。外道H1的回转同I1道的回转,而其右转则随其回转行至w方向的半圆桥后随H3道的左转实现。x方向与w方向相同,y方向与z方向相同。(3)非机动车辆及人行,其行经为曰字型路线。P7道(地面上)直行可至P8、P1、P2各道,在w方向的黄色区桥下左转至w方向的红色区桥下至P6道,可至P5、P4、P3各道,亦可至H4道桥下再右转至H2道桥下,左右为红黄区桥下,亦可至P3、P2各道。在z方向。P1道左右转至P7、P8、P2各道。欲至P5、P6道,则从P1道左转至w方向的黄色区,再至红色区即可,欲至P3、P4道,则从P1道右转至z方向的红色区,再至黄色区即可。x方向与w方向相同,y方向与z方向相同。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行曰 字型 对称 双层 方向 立交桥 | ||
【主权项】:
1.人行日字型对称双层全方向立交桥,其特征为在双层情况下即解决机动车辆行车问题,做到各个方向全都畅通,同时也实现了无交叉变向、回转问题;又做到非机动车辆及人行与机动车辆分离状态。(1).在w方向,内道H4分叉向y、z方向实现左右转,并与x方向的内道H2同样分叉实现左右转后合并于H7、H5道。而外道I4则直行(在w方向的P7道上方桥上的黄色区有一车向流向I4道)后左错一道行至H6道实现直行。在z方向,内道I1右转至I6道实现右转。外道H1先右转,过x方向的半圆桥至P3道上方桥上,再右转至I7道实现直行,经黄色区上I2道,随I2道车向实现左转。x方向与w方向相同,y方向与z方向相同。(2).若想变向或回转。在w方向,内道H4的变向与回转必须靠左(若已分叉向右则不能实现)经H41小道上I8,回转则随I3道的右转至I8道实现,变向须在I8道的红色区上H3道,随H3道的直行至I5道实现。外道I4道的变向回转须经I61道小道上x方向的半圆桥,回转则随H1道的左转实现,变向随H1道的直行实现左转,随H1道的左转中途经I81小道上w方向的半圆桥再入I3道的直行实现右转。在z方向内道I1的变向、回转先在红色区上H1道,随H1道直行实现直行,随H1道的左转实现左转,途中经I81小道上w方向的半圆桥入H3道的直行实现回转。外道H1的回转同I1道的回转,而其右转则随其回转行至w方向的半圆桥后随H3道的左转实现。x方向与w方向相同,y方向与z方向相同。(3).非机动车辆及人行,其行经为日字型路线。P7道(地面上)直行可至P8、P1、P2各道,在w方向的黄色区桥下左转至w方向的红色区桥下至P6道,可至P5、P4、P3各道,亦可至H4道桥下再右转至H2道桥下,左右为红黄区桥下,亦可至P3、P2各道。在z方向。P1道左右转至P7、P8、P2各道。欲至P5、P6道,则从P1道左转至w方向的黄色区,再至红色区即可,欲至P3、P4道,则从P1道右转至z方向的红色区,再至黄色区即可。x方向与w方向相同,y方向与z方向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杰,未经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173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机轴承的固定装置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炉内电极自动焊接的真空自耗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