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9517.0 | 申请日: | 200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687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裕泉;潘敏;方向生;朱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N27/407;G01N33/9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连寿金 |
地址: | 3100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设有气体富集装置(1),缓冲气囊(2)以及测量气室(3),待测气体依次通过富集装置(1)、缓冲气囊(2)后进入测量气室(3),待测气体通过富集装置(1)后其浓度提高到原来的10~100倍;气敏传感器阵列及其信号接口布置在测量气室(3)的密封腔(33)内,气敏传感器阵列由4个并联的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和4个并联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组成。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仪器的检测下限比传感器本身的下限低1~2个数量级;密闭的测量气室降低了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因素对传感器的影响,动态检测技术充分利用了传感器的敏感区,提高了响应信号的信息含量,仪器适用于现场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气体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包括气敏传感器阵列,控制电路,信号调理-采集-处理电路,键盘,打印,显示,通讯接口,其特征在于:设有气体富集装置(1),缓冲气囊(2)以及测量气室(3),待测气体依次通过富集装置(1)、缓冲气囊(2)后进入测量气室(3),待测气体通过富集装置(1)后其浓度提高到原来的10~100倍;气敏传感器阵列及其信号接口布置在测量气室(3)的密封腔(33)内,气敏传感器阵列由4个并联的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和4个并联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951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