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57031.1 | 申请日: | 2005-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673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9-28 |
发明(设计)人: | 唐炬;孙才新;张晓星;魏钢;杜林;李剑;周泉;王有元;陈伟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装置及方法,它由气体绝缘组合电器1、泄漏电磁波4、超高频超宽频带振子天线传感器5、同轴射频电缆6,8、放大滤波器7、高速数字采集器9、总线10、计算机11七部分构成。本发明可有效增加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频带,提高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内的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局部放电信息。它可广泛用于SF6断路器、气体绝缘电缆等气体绝缘的高压电器设备的绝缘状态监测。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组合 电器 局部 放电 超高频 检测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装置及方法,其检测装置由气体绝缘组合电器(1)、泄漏电磁波(4)、超高频超宽频带振子天线传感器(5)、同轴射频电缆(6,8)、放大滤波器(7)、高速数字采集器(9)、总线(10)、计算机(11)七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由外壳(1)、内导体(2)、绝缘子(3)组成,绝缘子(3)与内导体(2)采用密封连接,外壳(1)与绝缘子(3)采用密封法兰连接;当内导体(2)带高压电时,在GIS外壳(1)内有绝缘缺陷产生时将发生局部放电信号,激发高达1GHz以上的高频电流脉冲,电磁波在壳体(1)内传播,传播的电磁波经绝缘子(3)时发生折反射,产生泄漏电磁波(4);超高频超宽频带振子天线传感器(5)的检测频带在300MHz~1000MHz之间,它由插头组件(12)、插芯内导体(13)、馈电外导体(14)、介质圈(15,16)、导体转换头(17)、主外导体(18)、主内导体(19)、隔离支撑(20)、辐射臂(21,26)、阻抗变换器(22)、双螺纹盖(23)、高频介质(24)、馈电内导体(25)、调配螺帽(27)、螺盖(28)、紧固螺帽(29)组成,辐射臂(21)通过双螺纹盖(23)与主外导体(18)连接,主外导体(18)通过导体转换头(17)与馈电外导体(14)连接,馈电外导体(14)与插头组件(12)采用螺纹连接,辐射臂(26)通过调配螺帽(27)与馈电内导体(25)采用滑配合连接,辐射臂(26)与螺盖(28)、紧固螺帽(29)采用螺纹连接,馈电内导体(25)与主内导体(19)采用螺纹连接,主内导体(19)与插芯内导体(13)采用螺纹连接,由绝缘介质组成的隔离支撑(20)与隔离辐射臂(21)、主外导体(18)紧密连接,由绝缘介质组成的高频介质(24)与辐射臂(21)、辐射臂(26)之间紧密连接,由绝缘介质组成的阻抗变换器(22)与主外导体(18)、主内导体(19)滑配合接触,介质圈(15)与插芯内导体(13)、馈电外导体(14)紧密连接,介质圈(16)与馈电外导体(14)、主外导体(18)连接,超高频超宽频带振子天线传感器(5)通过插头组件(12)与同轴射频电缆(6)连接,同轴射频电缆(6)与放大滤波器(7)连接,放大滤波器(7)与同轴射频电缆(8)连接,同轴射频电缆(8)与高速数字采集器(9)连接,高速数字采集器(9)通过总线(10)与计算机(1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570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衡线信号接口保护电路
- 下一篇:图像数据处理设备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