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相基底表面新型金属薄膜的制备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60461.9 | 申请日: | 2005-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73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22 | 分类号: | C23C14/22;C23C14/5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辉地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在液相基底表面生长金属薄膜的技术,其特征是以饱和蒸气压小于真空蒸发气压的液相材料为基底,采用磁控浅溅射或热蒸镀方法,用高速运动的氩离子或被电流加热后的钨丝的能量使金属原子蒸发,然后被蒸发的金属原子沉积到液相基底表面,再通过扩散、成核、旋转、凝聚,生长成晶粒结构(多晶)金属薄膜,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所生长的薄膜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薄膜中晶粒尺寸从101~102nm可调,且分布均匀。薄膜上下表面形貌呈粗糙分维结构,分形维数D≈2.2,薄膜中基本无内应力。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 表面 新型 金属 薄膜 制备 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液相基底表面新型金属薄膜的制备技术,其特征是以饱和蒸汽压低于真空室内气压的液相材料为基底,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镀方法,用高速运动的氩离子或被电流加热后的钨丝的热能使金属原子蒸发,然后被蒸发的金属原子沉积到液相基底表面,再通过扩散、成核、旋转、凝聚,生长成具有多晶结构的金属薄膜,工艺步骤如下:a、清洗磨毛载玻片,在其上涂抹一层厚度为0.1~0.2mm的液相材料,作为液相基底。然后将载玻片装入真空蒸发装置的衬底架上,液面朝向蒸发源,用挡板隔离基底和蒸发源;b、用机械泵和分子泵抽真空室至1×10-4Pa~6×10-4Pa的真空度;c、加热液相基底使之温度在5~50℃之间,此时液相材料的蒸汽压低于真空室内的气压;d、微加热不同金属蒸发源的材料使之除气3分钟后,增加钨丝电流或溅射功率至金属材料开始蒸发,待蒸发速率稳定后打开挡板开始生长金属薄膜,采用晶振测厚仪和挡板控制薄膜生长的速率和膜厚;e、当金属薄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时,切断蒸发源的电源,结束生长,待分子泵停转后,向真空室内缓缓充入大气,取出样品;f、用平整玻璃表面粘附薄膜的方法进行脱膜,获得磁性或非磁性金属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6046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利尿通淋作用的口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用加热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