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钒硅铝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68176.1 | 申请日: | 200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85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01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玉;罗一斌;宗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1/12 | 分类号: | B01J21/12;B01J29/076;C10G11/0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舒;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钒硅铝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铝源与碱溶液在室温至85℃下中和成胶,成胶终点pH为7~11;然后按照SiO2∶Al2O3=1∶(0.6-9)的重量比加入硅源,在室温至90℃下老化1~10小时;再加入钒源,在室温至90℃下继续老化1~10小时;将所得固体沉淀物进行铵交换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100℃~150℃下烘干,在300℃~700℃下焙烧1~20小时得到钒硅铝材料,该材料的无水化合物组成,以氧化物重量比计为(0-0.3)Na2O·(40-85)Al2O3·(10-60)SiO2·(0.5-15)V2O5。该方法制备的介孔钒硅铝材料具有大分子裂化功能和脱硫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孔钒硅铝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介孔钒硅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源与碱溶液在室温至85℃下中和成胶,成胶终点pH为7~11;然后按照SiO2∶Al2O3=1∶(0.6-9)的重量比加入硅源,在室温至90℃下老化1~10小时;再加入钒源,在室温至90℃下继续老化1~10小时;将所得固体沉淀物进行铵交换洗涤以除去杂质离子;然后在100℃~150℃下烘干,在300℃~700℃下焙烧1~20小时得到一种钒硅铝材料,该材料的无水化合物组成,以氧化物重量比计为(0-0.3)Na2O·(40-85)Al2O3·(10-60)SiO2·(0.5-15)V2O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铝源选自硝酸铝、硫酸铝或氯化铝。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碱选自氨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偏铝酸钠中的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硅源选自水玻璃、硅酸钠、四乙氧基硅和氧化硅中的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钒源选自硫酸氧钒、草酸钒、钒酸钠、偏钒酸铵和五氧化二钒中的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所说的钒硅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00~400m2/g,孔容为0.5~2.0ml/g,平均孔径为8~20nm,最可几孔径为5~15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6817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