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谷丙转氨酶的生物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85295.8 | 申请日: | 200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900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清;蔡新霞;崔大付;刘春秀;姜利英;郭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52 | 分类号: | C12Q1/52;G01N33/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检测谷丙转氨酶的生物传感器,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谷丙转氨酶GPT(glutamate-pyruvatetransaminase)又称丙氨酸转氨酶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的生物传感器。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采用微电子机械(MEMS)加工工艺生产金属薄膜电极,以及在薄膜电极上通过在电极的表面修饰一层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聚合物薄膜作为电子媒介体,在酶与电极表面间传递电子。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可以用于流体介质中如全血、血清、尿液等的谷丙转氨酶的快速测定。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转氨酶 生物 传感器 | ||
【主权项】:
1.一种检测谷丙转氨酶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快速检测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该传感器是用微电子机械加工工艺制作的;其特征在于,在一种绝缘基片上形成金属平面薄膜电极,平面薄膜电极的一端为插入检测仪器的接入端,在平面薄膜电极的另一端上粘贴带有图案的隔离片,隔离片上有微反应沟道,微反应沟道内绝缘基片上的金属平面薄膜电极构成传感器电极系统;微反应沟道里电极系统的工作电极上吸附一层用于反应的干试剂;微反应沟道上方粘贴另外一层绝缘基片,使微反应沟道形成一个微反应腔体,另外一层绝缘基片相对于沟道一面具有亲水性物质,因此样品很容易进入微反应腔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8529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