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流式水轮机的尾水管电磁抑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86435.3 | 申请日: | 200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74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梁;刘树红;罗先武;吴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1/00 | 分类号: | F03B11/00;F1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混流式水轮机的尾水管电磁抑涡装置,涉及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的尾水管抑涡装置。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在混流式水轮机的尾水管和转轮之间设有一个电磁发生器,该电磁发生器采用筒式结构,由直流电极和磁极相互间隔,圆周排列而成。圆筒外径与混流式转轮体中心出口相同,筒壁厚度为5~8厘米,长度为转轮进口直径的0.5~1.0倍。本发明改善了转轮出口的流动状况,加大了尾水管中心流速,削弱了尾水管回流区,抑制了尾水管涡带的强度,减小了尾水管压力脉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混流式水轮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加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以满足水轮机在大流量工况和小流量工况的稳定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混流式 水轮机 水管 电磁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的尾水管电磁抑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直流电源(1),电磁发生器(3)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2)组成,所述的电磁发生器包括直流正电极(6),N极向外的永磁体(7),直流负电极(8),S极向外的永磁体(9),底盖板(4),顶盖板(5)以及设置在每个电极和磁极上的绝缘密封(10);所述的电磁发生器采用筒式结构,外径与混流式转轮体中心出口相同,由直流电极和磁极相互间隔排列,排列顺序如下:直流正电极(6)、N极向外的永磁体(8)、直流负电极(7),S极向外的永磁体(9)依次圆周排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864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倾斜入射光散射式硅片表面缺陷检测仪
- 下一篇:热泵式热水供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