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砷污染水体修复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86487.0 | 申请日: | 200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935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斌;阎秀兰;陈阳;黄泽春;雷梅;廖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10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砷污染水体植物修复的方法和装置,利用蜈蚣草的离体叶片从污染水体中大量吸收砷,达到降低水体中砷含量和净化水质的目的。其装置主要由贮水池和蜈蚣草羽叶盛接装置组成,贮水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底设有搅拌装置,蜈蚣草羽叶置于两层塑料筛网中间,塑料筛网固定在羽叶盛接装置上。本发明具有投资少和维护成本低、工程量小、能耗低、容易维护、操作简单、砷去除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的污染水体“绿色修复技术”,可用于各种受砷污染水体的修复和污染治理,修复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水质标准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水体 修复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砷污染水体修复方法,其步骤如下:a)待蜈蚣草长至40~100cm高后采取其成熟羽叶;b)称取蜈蚣草羽叶,待修复含砷水体的体积与蜈蚣草羽叶重量比例为400~2000升/公斤;c)将羽叶切成长度为0.5~2cm的碎片;d)将羽叶碎片浸入待处理水中进行搅拌,在光照条件下浸泡12~24小时后,将羽叶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864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